成语拼音:gāng biǎn zì yòng
成语解释:刚:坚硬;褊:狭隘;自用:凭主观意图行事。坚硬固执,独断专行
成语出处:宋·苏轼《提举玉局观谢表》:“伏念臣才不逮人,性多忤物,刚褊自用,可谓小忠,猖狂妄行,乃蹈大难。”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十分固执自信
繁体字形:剛褊自用
英文翻译:Rigid and circumscribed
刚:1.硬;坚强(跟“柔”相对):刚强。刚直。他的性情太刚。2.姓。3.恰好:不大不小,刚合适。4.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仅仅:清早出发的时候天还很黑,刚能看出前面的人的背包。5.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他刚从上海回来。那时弟弟刚学会走路。6.用在复句里,后面用“就”字呼应,表示两件事紧接:刚过立春,天气就异乎寻常地热了起来。
褊:狭小;狭隘。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费用:用项。家用。3.用处:功用。多少总会有点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还很亮,不用开灯。东西都准备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饭。请用茶。6.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笔写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书信):用特函达。9.姓。
刚愎自用这个词听着挺文雅,但实际用起来可没这么客气。比如老张作为部门主管,明明数据报表显示新方案风险超标,他偏要拍着桌子喊"必须按我的计划来",结果三个月后项目亏损30%。这时候同事们背地里摇头:"早就提醒过,他就是刚愎自用吃大亏。"
有人会问:为什么聪明人也会犯这种错?其实刚愎自用和智商无关,关键在心理防线。就像下棋时总觉得自己能翻盘,结果越陷越深。上周我参加创业交流会,有个做餐饮的老板死活不听供应链优化的建议,非说"我的配方天下第一",结果分店开到第三家就资金链断裂。
换个角度看,刚愎自用有没有正面价值?特殊情况下的确需要坚持。当年乔布斯坚持触屏手机设计时,多少人说"物理键盘才是王道"。但这里的区别在于:固执己见的前提是掌握充分信息,就像老渔民顶着天气预报出海,那是因为他看得懂云层变化,而不只是"我觉得今天不会下雨"。
最近帮朋友调解家庭矛盾就遇到典型例子。儿子想报考动画专业,父亲非逼着学会计,嚷嚷着"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多"。这种以经验代替沟通的固执,反而让两代人越走越远。其实关键不在于谁对谁错,而是能不能搭建对话的桥梁。
从个人观察来看,刚愎自用就像开车不松油门。短期可能跑得快,但遇到弯道就容易翻车。去年我们小区物业换智能门禁,业委会王主任坚持用他老战友的公司,结果系统三天两头崩溃。后来大家集体提议招标比价时,他才摸着后脑勺说:"确实该多听听大伙意见。"
说到底,保持开放心态就像给大脑开窗户。固执本身不是错,但得明白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透气。就像我写方案时会把初稿发给同事挑刺,刚开始听着扎心,但改着改着就发现:原来别人眼里的破绽,真是自己没注意到的宝藏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