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āng lì zì yòng
成语解释:见“刚愎自用”。
成语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十分固执自信
繁体字形:剛戾自用
英文翻译:self-willed
刚:1.硬;坚强(跟“柔”相对):刚强。刚直。他的性情太刚。2.姓。3.恰好:不大不小,刚合适。4.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仅仅:清早出发的时候天还很黑,刚能看出前面的人的背包。5.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他刚从上海回来。那时弟弟刚学会走路。6.用在复句里,后面用“就”字呼应,表示两件事紧接:刚过立春,天气就异乎寻常地热了起来。
戾:1.罪过:罪戾。2.乖张:暴戾。乖戾。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费用:用项。家用。3.用处:功用。多少总会有点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还很亮,不用开灯。东西都准备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饭。请用茶。6.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笔写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书信):用特函达。9.姓。
“刚戾自用”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生僻,但它描述的现象你可能经常见到。比如,有人明明犯了错却死不承认,甚至把同事的建议当耳边风,结果把事情搞砸了——这就是典型的刚戾自用。为什么会有人明知有问题还要固执己见?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某公司部门经理老张坚持用十年前的市场策略推广新产品,下属提醒他消费者习惯早已改变,他却拍桌子说“我吃过的盐比你们吃过的米还多”。结果活动效果惨淡,团队士气也跟着跌入谷底。这种过度自信的背后,往往藏着对失控的恐惧或对权威的执着维护。
刚戾自用和普通固执有什么区别?关键在“戾”字。比如邻居王大爷坚持每天晨练是健康习惯,而刚戾自用的人会在台风天非要出门钓鱼,把安全提醒当挑衅。前者是良性坚持,后者则带着攻击性和破坏性,就像成语里说的“过刚易折”。
我在工作中见过这样的技术主管,他总把“按我说的做”挂在嘴边。有次实习生发现代码漏洞,他反而训斥人家“不懂规矩”。后来项目出问题,他宁可花三天甩锅也不肯花三小时修复。这种心态就像给自己建了堵水泥墙,既挡住了批评,也隔绝了成长机会。
换个角度看,刚戾自用的人或许内心住着个害怕失败的孩子。就像小时候考砸了被严厉责骂的孩子,长大后可能把任何建议都视为否定。这种心理防御机制虽然能短暂维持自尊,却像不断吹大的气球,终会在现实压力下爆裂。
遇到刚戾自用的人怎么办?可以试试“三明治沟通法”:先肯定对方部分观点,再夹带建议,最后用期待收尾。比如“张总的经验确实宝贵,如果结合小王说的新媒体渠道,说不定能创造更大影响力”。这比直接对抗更能打破心理防线。
说到底,保持开放心态就像给思想开窗。春秋时期管仲劝齐桓公“王者不却众庶”,现代企业强调“容错文化”,本质上都在避免刚戾自用的陷阱。当我们把“我永远正确”换成“可能有更好的方法”,世界突然就多了无数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