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n
  • wén
  • z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ēn wén bù zhí

成语解释:直:同“值”。一分钱一文钱也不值。形容没有任何价值。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八:“有人赞叹此事,如虎带角;有人轻毁此事,一文不值,一等是恁么事,因什么毁赞不是。”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没有任何价值

繁体字形:分文不直

英文翻译:Incoherent

分文不直的意思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直:1.成直线的(跟“曲”相对):笔直。马路又平又直。你把铁丝拉直。2.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直升机。把标杆立直。3.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直行的文字。屋子很大,直里有两丈,横里有四丈。4.挺直;使笔直:直起腰来。5.公正的;正义的:正直。理直气壮。6.直爽;直截:直性子。心直口快。直呼其名。他嘴直,藏不住话。7.汉字的笔画,即“竖1”8.一直;径直;直接:直达。直到。直哭了一天。直朝村口走去。9.一个劲儿;不断地:他看着我直笑。我冷得直哆嗦。10.姓。

成语评论

“分文不值”这个词听起来挺狠的,对吧?但它的核心意思其实很简单:某样东西被认为毫无价值,甚至不值一分钱。比如有人吐槽:“这破手机充不进电,现在分文不值!”这时候你可能会想,难道它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吗?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花大价钱买了件名牌T恤,结果洗了一次就缩水变形。朋友开玩笑说:“这衣服现在分文不值,当抹布都嫌粗糙。”但小明却把衣服剪成布料,做了个独特的背包挂饰。你看,同一件东西在不同人眼里,价值可能天差地别。

有人会问:为什么人们总爱用“分文不值”来形容事物?这其实反映了我们对价值的判断标准。就像老张总说自己的旧邮票“分文不值”,直到有收藏家发现其中一张稀有邮票,价格瞬间翻了千倍。这提醒我们:价值判断往往带有主观性和时效性。

我个人觉得,“分文不值”更像面照妖镜。当你说某物分文不值时,其实在说“我看不到它的价值”。就像邻居阿姨觉得孙子画的涂鸦分文不值,但孩子的妈妈却裱起来当宝贝。价值的本质,有时候取决于谁在看、怎么用。

下次听到有人说“分文不值”,不妨多问句:“真的吗?有没有其他可能性?”那个被丢弃的破花盆,或许能改造成多肉植物的温馨家园;那本泛黄的旧笔记,说不定藏着某个时代的独特记忆。世间万物本无绝对的价值标尺,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换个角度观察。

与其纠结于“分文不值”的标签,不如试着发现事物隐藏的可能性。就像雨水对沙漠旅人而言价值连城,对淋雨的上班族却可能成为烦恼。价值的魔法,往往藏在观察者的眼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