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zhí yī wén
成语解释:见“不直一钱”。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爱一文,不直一文。”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与事物等
繁体字形:不直一文
英文翻译:Not a single word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直:1.成直线的(跟“曲”相对):笔直。马路又平又直。你把铁丝拉直。2.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直升机。把标杆立直。3.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直行的文字。屋子很大,直里有两丈,横里有四丈。4.挺直;使笔直:直起腰来。5.公正的;正义的:正直。理直气壮。6.直爽;直截:直性子。心直口快。直呼其名。他嘴直,藏不住话。7.汉字的笔画,即“竖1”8.一直;径直;直接:直达。直到。直哭了一天。直朝村口走去。9.一个劲儿;不断地:他看着我直笑。我冷得直哆嗦。10.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哎呦,说到"不直一文"这个成语啊,可能有人要问了:"这词儿到底是啥意思啊?" 简单来说嘛,就是形容某样东西或者某个行为完全没有价值,像老王昨天在菜市场买了个号称"古董"的破碗,结果专家一瞧:"这玩意儿不直一文!" 你看,这不就是典型的花冤枉钱嘛。
这时候又有朋友要问:"那这成语和'一文不值'有啥区别不?" 嘿,您别说,这俩其实是双胞胎兄弟——意思基本一模一样!不过"不直一文"更偏向书面语,平时咱们唠嗑用"不值钱"可能更顺口。比如说小张熬夜写的方案被老板批得"不直一文",这不就形象得很嘛。
说到这儿啊,我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您说现在网上那些标题党文章,动不动就"震惊!必看!",点进去全是广告,这种内容算不算"不直一文"?要我说啊,这可比单纯的没价值还糟糕——人家至少不浪费你时间嘛!不过话又说回来,存在即合理,能吸引眼球也算种本事对吧?
您要是问这成语咋用才地道,举个栗子:公司新来的实习生把咖啡洒在重要文件上,老李气得直拍桌子:"你这工作态度简直不直一文!" 不过咱得注意啊,这成语用重了容易伤人,最好用来说物别说人。像我就觉得,世上没有真正"不直一文"的东西,去年我奶奶还把旧毛衣拆了织成坐垫呢,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用成语得看场合。就像吃火锅配冰可乐,合适才是王道。下次看到街边抽奖送金链子的,您可长点心眼儿——十有八九是"不直一文"的假货。不过话说回来,真要碰上这事儿,就当花钱买乐子呗,生活嘛,开心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