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īng xiāo dòng shì
成语解释:比喻困难或障碍像冰融化那样消释
成语出处:宋·朱熹《论差役利害状》:“而此数十年深锢牢结之弊,一旦豁然,冰消冻释。”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困难与障碍得以解决
繁体字形:冰消凍釋
英文翻译:Cryolysis
冰: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冰了。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冰腿了。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冰上。4.像冰的东西:冰片。冰糖。干冰。5.姓。
消:1.消失:烟消云散。冰消瓦解。红肿已消。2.使消失;消除:消毒。消炎。打消。3.度过(时间);消遣:消夜。消夏。4.需要(前面常带“不、只、何”等):不消说。只消三天。5.姓。
冻:1.(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固:不冻港。缸里的水冻了。白菜要抢收入窖,不能让它冻坏。2.汤汁等凝结成的半固体:肉冻儿。鱼冻儿。3.受冷或感到冷:今天衣服穿少了,真冻得慌。4.机体的组织由于温度过低而受损伤:冻害。我的脚冻了。5.姓。
释:1.说明;解说:注释。解释。2.消除:释疑。冰释。3.放开;特指释放被拘押者或服刑者:释放。保释。4.放下:手不释卷。如释重负。5.指释迦牟尼。泛指佛教:释教。释典。
哎,说到“冰消冻释”这个成语,你第一反应是啥?说真的,这词儿听着就让人想到寒冬腊月里,冰块咔嚓咔嚓融化的画面。不过它可不是光讲天气变化哦!咱举个例子哈——小明和同桌因为值日分工吵得面红耳赤,结果第二天两人在操场打篮球时相视一笑,这不就是“少年人的误会像春阳下的薄冰,转眼间冰消冻释”嘛!
等等,这里头藏着啥门道?核心问题其实是:这个成语到底在比喻啥?说白了,“冰消冻释”就是在说那些原本冷冰冰的矛盾或困难,像冰雪遇到暖阳似的自然化解。好比上周我邻居家装修吵得整栋楼不得安宁,结果物业出面协调,两家子现在见面还能唠家常,这不就是现实版“冰消冻释”么!
你发现没?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从僵局到破冰”的转折点。比如说职场里常见的跨部门扯皮,当大家终于坐到会议室坦诚沟通时,老张突然说了句:“咱们别绕弯子了,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要我说啊,这时候用“会议室里的紧张气氛顿时冰消冻释”准没错!
不过个人觉得,这成语最妙的是自带温度感。去年疫情放开后,街边早点摊重新飘起烟火气,那种“冻僵的城市生活逐渐冰消冻释”的既视感,可比干巴巴地说“恢复生机”生动多了。话说回来,咱们平时写作要是能多用这类画面感强的成语,文章立马能活色生香!
最后提个醒,用这个成语得找准时机。就像煮汤圆不能火太急,得等水慢慢烧开。比如描写谈判僵局时,要是前脚还在剑拔弩张,后脚直接“冰消冻释”就显得突兀。这时候加句“经过三小时拉锯战,当夕阳透过玻璃幕墙洒进来时...”,哎,这氛围就对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