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òng xiāng biāo bǎng
成语解释:标榜:夸耀。彼此之间互相吹嘘、颂扬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海内希风之流,遂共相标榜。”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互相吹嘘
繁体字形:共相标榜
英文翻译:Co branding
共:[gòng]1.相同,一样:共性。共同。同甘共苦。2.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共。休戚与共。3.一起,一齐:共鸣。共勉。共议。共处(chǔ)。4.总计,合计:共计。总共。5.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6.“共產党”的简称。[gōng]1.古同“恭”,恭敬。2.古同“供”,供奉,供给。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标:1.树木的末梢。2.事物的枝节或表面:治标不如治本。3.标志;记号:路标。商标。标点。4.标准;指标:达标。超标。5.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标上记号。明码标价。6.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锦标。夺标。7.用比价的方式承包工程或买卖货物时各竞争厂商所标出的价格:招标。投标。8.清末陆军编制之一,相当于后来的团。9.用于队伍,数词限用“一”:斜刺里(侧面)杀出一标人马。也作彪。10.姓。
榜:[bǎng]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榜帖(官府的公告)。红榜。张榜。光荣榜。榜文。发榜。榜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bàng]摇船的用具:榜人(船工)。
“共相标榜”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描述的现象其实很常见:一群人互相吹捧,表面上看似团结,实际可能藏着小心思。比如在职场中,同事A对同事B说:“你的方案太有创意了,简直是行业标杆!”同事B立刻回应:“哪里哪里,你上次的提案才是教科书级别的!”这种对话乍看是商业互吹,但背后可能是为了维持表面和谐,或是为后续合作铺路。
为什么人们喜欢“共相标榜”?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区业主群里,有人夸邻居种的花好看,对方马上回赞“你家孩子成绩才是真优秀”。这种互动看似客套,实则满足了双方被认可的心理需求。但若过度标榜,反而会让人觉得虚伪——就像朋友圈里全是精修照片配鸡汤文案,看多了难免审美疲劳。
有个成语叫“狐假虎威”,和“共相标榜”形成有趣对比。前者是借势抬高自己,后者是互相借势。比如直播带货时,主播常说“这款产品是某明星同款”,明星团队转头宣传“这位主播特别专业”,这种共生式营销本质就是现代版的共相标榜。值得思考的是:当所有人都忙着互相贴金,还有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打磨真本事?
有人可能会问:“共相标榜全是坏事吗?”也不尽然。新人作家互相推荐作品,初创团队彼此打气,这种正向标榜能形成支持网络。但关键在于“度”——就像做菜放盐,适量提鲜,过量齁喉。我曾在创业活动中见过两种团队:一种整天把“颠覆行业”“改变世界”挂在嘴边,另一种踏实讨论用户需求,后者往往走得更远。
观察社交媒体会发现,共相标榜正在进化出新形态。比如知识博主们互相转发文章,评论区清一色“大佬说得对”“受益匪浅”,这种抱团取暖虽能快速积累关注,却也容易形成信息茧房。或许我们应该学学古人智慧:《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提倡的,正是既保持友好又不盲目附和的态度。
真正的认可从来不是喊出来的。就像真正好吃的餐馆不需要雇人排队,过硬的能力自会吸引追随者。下次遇到互相标榜的场景时,不妨多问一句:这些赞美中有几分真心?几分算计?看清表象背后的逻辑,我们才能更清醒地选择参与或是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