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ù xiāng biāo bǎng
成语解释:彼此之间互相吹嘘、颂扬。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党锢传序》:“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海内希风之流,遂互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互相標榜
英文翻译:eulogize each other
互:1.“互”一般直接修饰单音节动词,修饰双音节动词只用于否定式。2.姓。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标:1.树木的末梢。2.事物的枝节或表面:治标不如治本。3.标志;记号:路标。商标。标点。4.标准;指标:达标。超标。5.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标上记号。明码标价。6.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锦标。夺标。7.用比价的方式承包工程或买卖货物时各竞争厂商所标出的价格:招标。投标。8.清末陆军编制之一,相当于后来的团。9.用于队伍,数词限用“一”:斜刺里(侧面)杀出一标人马。也作彪。10.姓。
榜:[bǎng]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榜帖(官府的公告)。红榜。张榜。光荣榜。榜文。发榜。榜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bàng]摇船的用具:榜人(船工)。
“互相标榜”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两人或群体之间过度吹捧对方,甚至夸大其词。比如同事A和同事B在会议上轮流夸赞对方“能力超群”“行业标杆”,但实际工作中两人合作的项目却频频出错。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人们为何会陷入这种“商业互吹”的怪圈?答案或许藏在社交关系的微妙平衡中:当双方需要维持表面和谐或获取共同利益时,互相标榜就成了最便捷的“社交润滑剂”。
再看社交媒体上的典型案例:某美食博主与美妆博主频繁互动留言“你的内容太专业了!”“你才是真正的宝藏博主!”,实际上两人私下已达成流量互换协议。这种标榜背后是否存在真诚?答案显而易见。当赞美成为明码标价的交易,语言的重量便在无形中被稀释。这种现象让我联想到菜市场的吆喝声——摊主越是高声夸赞自家蔬菜新鲜,顾客反而越会多检查两遍菜叶。
有趣的是,互相标榜有时也会产生意外效果。比如某次社区活动中,两位退休教师互相称赞对方“书法造诣深厚”,结果激发出彼此的好胜心,反而促成了一场精彩的书法对决。这种良性竞争是否算标榜的正面案例?我认为关键在于标榜的出发点:若以激发潜能为目的的适度赞美,或许能成为进步的催化剂。就像健身房的伙伴互相鼓励“你今天多举了5公斤”,这种具体而克制的肯定,与空洞的吹捧截然不同。
观察现实中的互相标榜现象,会发现它像一面哈哈镜:既能放大优点,也会扭曲真相。战国时期纵横家们游说列国时的互相赞誉,与当今商业互吹的本质何其相似。区别在于,古人标榜为的是天下大势,而今人更多着眼于眼前得失。这让我想起老家果园里互相缠绕的藤蔓植物——彼此借力攀爬固然能快速生长,但若缠绕过紧,最终可能双双窒息而亡。
面对无处不在的互相标榜,保持清醒认知尤为重要。就像品鉴茶叶时,包装盒上的“千年古树茶”标签未必可信,真正的好茶需要亲自冲泡品尝。与其沉迷于他人编织的赞美滤镜,不如建立自己的价值坐标系。毕竟,真正的认可从来不是靠互相贴金获得的,而是像老匠人打磨器物般,靠日复一日的精进自然赢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