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ā dǒu zhī cái
成语解释: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成语出处: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定语;赞颂文人富有才学
繁体字形:八鬥之才
英文翻译:a man of great talent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斗:[dòu]1.对打:斗殴。战斗。2.比赛胜负,争胜: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3.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斗牛。斗蟋蟀。4.拼合,对准,凑近:斗眼。5.古同“逗”,逗引。[dǒu]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4.形容大东西的小:斗室。5.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7.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8.古同“陡”,高耸的样子。9.〔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古同“陡”,突然。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哎哟喂,这“八斗之才”到底是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夸人特别有才华,像古时候的曹植一样!比如公司里有个同事,每次遇到技术难题都能三下五除二搞定,老板直接拍桌子说:“你这水平,简直是八斗之才啊!”这时候你懂的,全场都得给他竖大拇指。
不过有人可能会问:“光有天赋够不够?”哎,这问题问得好!举个栗子吧,小明从小数学就特牛,但上了高中后天天打游戏,结果成绩一落千丈。这说明啥?再好的“八斗之才”也得靠后天努力撑着,就像手机没电了还得找充电宝不是?
话说回来,这成语还能用在啥场合?比如有个学生写了篇获奖作文,老师激动得直拍教案:“你这文笔,放古代绝对算得上八斗之才!”这时候全班同学肯定起哄要请客吃辣条,校园生活瞬间变得活色生香。
有人可能嘀咕:“现在都21世纪了,这老掉牙的成语还适用吗?”嘿,您别说!隔壁王阿姨家闺女搞直播,能把唐诗宋词讲得比脱口秀还逗乐,粉丝刷屏喊她“当代八斗之才”。看来老祖宗的智慧到哪儿都不过时,关键得活学活用啊。
要我说啊,现在这时代“八斗之才”早就不止会写诗作赋了。你看那些既能敲代码又会弹吉他的斜杠青年,不也是新时代的“八斗之才”?就像火锅配奶茶,混搭出新花样才叫香!不过话又说回来,甭管多聪明,脚踏实地才是硬道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儿:别光盯着别人家的“八斗之才”眼红。每个人花期不同,有人是昙花一现,有人像仙人掌似的耐旱又持久。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赛道,边跑边学新技能,说不定哪天您也成别人嘴里的“八斗之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