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ǔ qǐ fú jǔ
成语解释:凫:野鸭。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成语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殙之地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状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兎起鳬舉
英文翻译:as fast as the hare runs and as swift as the wild duck starts flying
兔:哺乳动物,头部略像鼠,耳大,上唇中间分裂,尾短而向上翘,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跑得很快。有家兔和野兔等。肉可以吃,毛可供纺织,毛皮可以制衣物。通称兔子。
起:1.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起来。起立。起床。早睡早起。2.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飞。3.物体由下往上升:皮球不起了。4.长出(疱、疙瘩、痱子):夏天小孩儿身上爱起痱子。5.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起货。起钉子。6.发生:起风了。起疑心。起作用。7.发动;兴起:起兵。起事。8.拟写:起稿子。起草。9.建立:起伙。起会。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10.姓。11.件;次:这样的案子每年总有几起。防止了一起事故。12.群;批:外面进来一起人。他们分六起往地里送肥料。13.用在动词后,表示事物随动作出现:乐队奏起迎宾曲。会场响起热烈掌声。14.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涉及人或事:他多次问起过你。想起一件事。
凫:1.野鸭。2.凫水,游泳。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兔起凫举”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其实描述的是行动极快、反应敏捷的状态。比如,小明原本在慢悠悠地整理书包,突然发现要迟到了,立刻抓起书包冲出家门,简直像兔子跳起、野鸭起飞一样利落。这种场景是不是很常见?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动如脱兔’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强调速度,但“兔起凫举”更偏向突发性的动作切换,而“动如脱兔”更多形容整体行动的风格。比如公司会议上,老板突然点名让小李发言,小李愣了一下,但马上条理清晰地回应——这种瞬间切换的状态,用“兔起凫举”形容就特别贴切。
生活中这种能力重要吗?举个例子:十字路口绿灯还剩3秒,行人犹豫时,外卖小哥却精准判断加速通过。这种果断不仅提升了效率,还避免了拥堵。但要注意,敏捷不等于鲁莽。就像打篮球时,盲目抢断可能犯规,而预判对手动向后的快速拦截才是真本事。
我个人觉得,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让这个词更显价值。比如程序员遇到系统崩溃,能快速定位问题;家长同时处理工作和带娃,需要随时切换状态。但有趣的是,有些领域反而需要“慢思考”,比如投资决策或艺术创作。所以关键不是一味求快,而是知道何时该“兔起凫举”,何时该“徐如林”。
下次看到这个词,不妨想象这样的画面:清晨公园里,太极拳老人缓缓推手,忽然一群鸽子扑棱飞起,旁边晨跑的年轻人下意识闪避。这一静一动的对比里,藏着对“时机”的深刻理解——该快时毫不犹豫,该慢时气定神闲,或许才是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