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ōng lǚ zhī qìng
成语解释:充闾:光大门楣;庆:喜庆。能使门第光大的喜庆事。
成语出处:《晋书·贾充传》:“贾充,字公闾,平阳襄陵人也。父逵魏豫州刺史、阳里亭侯。逵晚始生充,言后当有充闾之庆,故以为名字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祝贺别人生子
繁体字形:充閭之慶
英文翻译:A celebra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river
充:1.满;足:充沛。充分。充其量。2.装满;塞住:充电。充塞。充耳不闻。3.担任;当:充当。充任。4.冒充:充行家。以次充好。打肿脸充胖子。5.姓。
闾:1.里巷的门:倚闾而望。2.里巷;邻里:乡闾。闾里。闾巷。3.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4.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庆:1.庆祝;庆贺:庆寿。庆丰收。庆功大会。2.值得庆祝的周年纪念日:国庆。校庆。3.姓。
哎,您听说过“充闾之庆”这个成语不?说白了就是形容家族里好事扎堆儿,喜气多得连大门都装不下。比如老张家上个月刚抱了孙子,这周儿子又升了部门经理,街坊邻居都开玩笑说:“您家这门框怕是要被喜气撑破喽!”您看,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充闾之庆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词儿和普通‘双喜临门’有啥区别?”嘿,问得好!充闾之庆更强调家族集体的荣耀,像祠堂挂红绸、亲戚组团道贺这种场面。举个栗子——村里王婶家女儿考上北大,侄女同时拿到海外奖学金,全家摆流水席那天,村支书直接写了副对联:“书香漫庭院,桃李充闾门”,把文化底蕴和家族喜庆全包圆了。
不知道您发现没?现在年轻人办集体婚礼也爱用这词。去年我参加了个同学的三胞胎满月宴,现场挂着“三麟充闾”的横幅。要我说啊,传统文化也得跟着时代变通,谁说充闾之庆只能用在古老宅院?现代公寓楼里照样能装满幸福!
说到这儿,您可能要嘀咕:“这么文绉绉的词儿,日常真能用上?”其实不难!比如公司团队同时拿下三个大项目,庆功会上就能来句:“咱们这次可是充闾之庆啊!”既显格调又不失亲切。依我看,老祖宗留下的成语就像调味料——用得巧了,平淡日子也能咂摸出滋味来。
最后给您提个醒:用这词得是真有实实在在的喜事堆在一起。要是隔壁老李家只是买了辆新车,可别硬套“充闾之庆”,容易闹笑话。不过话说回来,谁家还没点值得庆祝的事儿呢?未来遇到合适场合,甩出这个成语绝对能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