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ào
  • bēng
  • hái
  • ér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ào bēng hái ér

成语解释:绷:包扎。接生婆把初生婴儿裹倒了。比喻一向做惯了的事因一时疏忽而弄错了。

成语出处: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七卷:“晏公闻而笑曰:‘苗君竟倒绷孩儿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比喻不应该的失误

繁体字形:倒綳孩兒

英文翻译:Taut child

倒绷孩儿的意思

倒:[dǎo]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2.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dào]1.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2.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3.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4.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5.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绷:[bēng]1.张紧,拉紧:绷紧。小褂紧绷在身上。2.当中用藤皮、棕绳等物绷紧的竹木框:床绷。棕绷。绣绷。绷子。3.一种缝纫方法,粗粗缝上或用针别上:绷被头。4.束,包扎:绷带。5.(物体)猛然弹起:绷簧。绷弓子。6.勉强支持:绷场面。7.方言,骗财物:坑绷拐骗。[běng]板着,强忍着:绷劲。绷着脸。[bèng]1.裂开:绷瓷儿。2.方言,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有“很”的意思:绷硬。绷亮。

孩:1.幼童。2.子女。

儿:1.雄性的:儿马。儿狗。2.后缀(注音作r)。3.名词后缀,主要有下面几种作用。a)表示小:盆儿、棍儿、窟窿儿、小车儿。b)表示词性变化:吃儿、盖儿、卷(juǎn)儿(动词名词化);亮儿、尖儿、零碎儿(形容词名词化)。c)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门儿、根儿、油水儿。d)区别不同事物:白面—白面儿(海洛因),老家—老家儿(父母和家中其他长辈)。4.少数动词的后缀:玩儿。火儿。参看〖儿化〗。“兒”

成语评论

哎呦喂,各位看官,今儿咱来唠唠"倒绷孩儿"这成语。您瞅这词儿是不是挺有意思?乍一听还以为是倒着抱娃呢,其实啊,它说的是老手在拿手的事儿上翻车啦!就像张婶儿天天揉面蒸馒头,结果有天愣是把馒头蒸成了石头饼,气得她直拍大腿:"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咋还能倒绷孩儿呢?"

这时候您可能要问了:"这成语到底啥时候用合适啊?"好问题!说白了就是当专家在专业领域栽跟头的时候。举个栗子,王师傅开了二十年出租,前两天愣是把车开进了单行道,被交警拦下时脸都绿了:"老司机也能倒绷孩儿,真邪门了!"

您猜为啥会出这种幺蛾子?依我看啊,人脑就像手机系统,再好的配置也得定期清理缓存。有时候太熟练反而容易走神,就像我上周煮泡面,水都烧干了还盯着手机傻乐呢,差点把厨房点了,您说这算不算倒绷孩儿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事儿其实挺正常。您想啊,卖油翁倒油不沾铜钱那是本事,可要让他天天倒油还不出错,那得成精了!我觉着偶尔倒绷孩儿反倒能给人提个醒——再熟悉的事也得留三分小心。就像我二舅修了半辈子手表,有次愣是把客户的金表螺丝拧滑丝了,自打那以后他干活必戴老花镜。

最后跟您掏心窝子说句,倒绷孩儿这事儿吧,重点不在丢脸,而在长记性。您看那杂技演员走钢丝,摔下来再爬上去的才是真把式。所以啊,下回要是在拿手事儿上栽了跟头,别光顾着害臊,赶紧拍拍灰起来,说不定还能悟出新门道呢!

倒绷孩儿的造句

  1. 造句 他是技术能手,今天竟出了废品,真是倒绷孩儿了。
  2. 造句 昆老板心里气闷,也恍然大悟,真是八十岁老娘倒绷孩儿。
  3. 造句 但他明白眼前这个男孩子来者不善,看着眼熟却想不起来,所以也是招招提防,莫要八十岁老娘倒绷孩儿手,那么多年的脸面就扫光了。
  4. 造句 混了这么多年来,还从来没有这样让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八十老娘倒绷孩儿,龙游浅水遭虾戏啊。

"倒绷孩儿"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