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yǎ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ǔ shí yǎng qǔ

成语解释: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形容极其勤劳节俭

繁体字形:頫拾仰取

英文翻译:Pick it up

俯拾仰取的意思

俯:敬辞,旧时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俯允。

拾:[shí]1.从地上捡起东西:拾麦穗儿。2.整理:拾掇。3.数目“十”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shè]轻步登上:拾级而上。

仰:[yǎng]1.脸向上,与“俯”相对:仰首。仰望。2.敬慕:久仰。敬仰。3.依赖:仰承。仰赖。仰仗。仰人鼻息。4.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仰即尊照。5.服下,指服毒:仰药(服毒药自杀)。仰毒。6.姓。[áng]古同“”,情绪高。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电灯泡取下来。2.得到;招致:取乐。取暖。自取灭亡。3.采取;选取:取道。录取。可取。给孩子取个名儿。4.姓。

成语评论

俯拾仰取,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其实描述了一种特别的生活态度——随时随地发现机会,主动获取所需。比如一位老农在田埂边弯腰捡起掉落的稻穗,抬头时又顺手摘了树上熟透的果子,这就是最朴实的“俯拾仰取”。

为什么说俯拾仰取不仅是动作,更是思维模式?想象你走在陌生城市的街道上,低头看到地砖缝隙里钻出的小野花,抬头发现店铺招牌上的创意设计。这时候如果掏出手机记录灵感,或是蹲下来观察植物的生命力,你就把“俯拾仰取”变成了捕捉灵感的工具。

我有次在菜市场看到卖菜阿姨用泡沫箱种香菜,她笑着说:“别人丢的垃圾,加点土就能变出新鲜菜。”这种化废为宝的智慧,不正是俯拾仰取的现实版吗?它提醒我们:资源未必需要昂贵,关键在于发现价值的眼睛。

现代人需要这种能力吗?当然需要!刷短视频时突然听到一句醍醐灌顶的话,开会时同事无意中提到的行业动态,甚至是孩子涂鸦时天马行空的配色——这些看似零碎的片段,都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线索。就像拼图游戏,俯拾仰取让我们积攒更多拼块。

有人会觉得“主动获取”很累,但换个角度看,这其实是给生活安装“雷达”。我习惯在通勤路上观察店铺装修风格,既缓解了挤地铁的焦躁,又积累了设计素材。俯拾仰取不是刻意收集,而是让收获变成自然而然的事。

当你在公园长椅看到老人用毛笔蘸水练字,在超市听见主妇们讨论省钱妙招,在咖啡馆瞥见别人读书做的笔记——这些场景都在说:世界是个开放式课堂。俯拾仰取的本质,是把“等待机遇”变成“创造机遇”,就像随身带着隐形的采集网,随时打捞生活海洋里的珍珠。

最后分享个小发现:昨天暴雨后路面积水,有外卖小哥把防水手机套改造成临时鞋套。这种即兴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许就是俯拾仰取带给我们的最大礼物——它让每个普通日子都充满发现新可能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