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óu
  • zhuó
  • fè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ó tóu zhuó fèn

成语解释: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

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崔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云:‘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亵渎美好的事物

繁体字形:佛頭著糞

英文翻译:desecration

佛头著粪的意思

佛:[fó]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fú]1.〔仿佛〕同“仿”。2.古同“”,违背,违反。[bì]古同“”,辅弼。[bó]古同“”,兴起。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著:[zhù]著作:名著。译著。[zhuó]1.同“着1”(zhuó)。2.同“着2”(zhuó)。[zhe]同“”(·zhe)。

粪:1.从肛门排泄出来的经过消化的食物的渣滓;屎:牛粪。拾粪。上粪。2.施肥:粪地。粪田。3.扫除:粪除(扫除)。

成语评论

佛头著粪”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奇怪,对吧?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比喻在美好的事物上添加不协调的糟粕,比如有人硬要在名画上乱涂乱改,或者对着古建筑喷漆刻字。这种行为就像往佛像头顶泼脏水,既破坏了原本的价值,又显得极不尊重。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画蛇添足’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强调多余的动作,但“佛头著粪”更侧重对神圣或珍贵事物的亵渎。举个例子,某剧组为了流量硬给经典小说改编剧塞入狗血三角恋情节,观众骂声一片,这就叫典型的“佛头著粪”。

生活中这类现象并不少见。比如有游客在千年银杏树上刻“到此一游”,或是把流行网络神曲强行混编进传统戏曲表演。这些行为看似创新,实则是对文化根基的轻慢。我常想,或许我们都该学学古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敬畏之心。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注意“度”的把握。就像给咖啡加糖,适量能提味,过量反而毁了一杯好咖啡。现代社会中,如何在创新和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或许比单纯批判“佛头著粪”更有现实意义。

下次看到街头涂鸦者把广告喷在文物墙上,或是短视频博主用低俗段子解构经典诗词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真正的文化传承不是靠破坏来实现的,就像没有人会往蒙娜丽莎画像上贴表情包——有些美好,本就应该保持它最初的模样。

佛头著粪的造句

  1. 造句 世人之所以说我满人跋扈,就是因为有满迪这种人在佛头著粪,这些人糊涂就在于不懂与大清江山相比,他们所攫取的不过是蝇头微利。
  2. 造句 他的字写得很糟糕,却硬将自己的字挂在展览厅内,让人有佛头著粪之感。
  3. 造句 争夺诸如“牛郎织女”这样的传说故事起源地,势必把文化遗产庸俗化、功利化,如果因此而造出一个现实版的故里来,不仅劳民伤财,更有如佛头著粪。
  4. 造句 当年听外国人授课时,老师在邓散木头上无礼地敲了几下,邓先生深以为耻,视之为“佛头著粪”,从此以“粪翁”为名号。
  5. 造句 可惜后人不能领会其中的奥妙,总是用什么阶级分析法来批判,真可谓离题万里、佛头著粪。

"佛头著粪"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