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óu
  • jiā
  • hu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ó tóu jiā huì

成语解释: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亵渎美好的事物

繁体字形:佛頭加穢

英文翻译:The Buddha's head is obscene

佛头加秽的意思

佛:[fó]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fú]1.〔仿佛〕同“仿”。2.古同“”,违背,违反。[bì]古同“”,辅弼。[bó]古同“”,兴起。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加: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二加三等于五。功上加功。2.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加大。加强。加快。加速。加多。加急。加了一个人。3.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加符号。加注解。4.“加”跟“加以”用法不同之点是“加”多用在单音节状语之后。5.姓。

秽:1.肮脏:秽土。污秽。2.丑恶:秽行。秽事。3.田中多草:芜秽。

成语评论

佛头加秽”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怪,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生动:比喻在美好的事物上添加脏东西,比如往佛像头上倒垃圾,用来形容糟蹋珍贵的东西。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有人买了一幅名家画作,却在画布上乱涂鸦,这种行为不就是典型的“佛头加秽”吗?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人会故意破坏美好的东西?”其实背后原因很多:可能是出于无知,比如游客在千年古寺的墙壁上刻“到此一游”;也可能是出于嫉妒,比如有人看到别人优秀的作品,非但不欣赏,反而恶意贬低。这种行为就像给干净的镜子泼墨水,既浪费资源,又暴露自己的狭隘。

再举个现代社会的例子:某短视频博主精心创作科普内容,评论区却总有人用低俗段子刷屏。这时候我们就能说:“这些恶意评论简直是佛头加秽,把知识分享变成了垃圾场。”但换个角度看,这种现象也提醒我们——保护美好事物需要主动行动,比如举报不良信息、维护讨论环境。

有趣的是,“佛头加秽”的现象有时会反向激发创造力。就像修复师面对被破坏的文物时,反而研究出更先进的修复技术。这让我想到:面对破坏行为,与其愤怒,不如思考如何建立更完善的保护机制。比如博物馆用玻璃罩保护展品,网络平台用智能算法过滤恶意内容,都是“主动防御”的好方法。

最后分享个观点:我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现实中“毁美”的行为也屡见不鲜。或许关键在于培养“敬畏心”——就像看到雪山会自觉不乱丢垃圾,遇到优秀作品也该学会真诚赞赏。毕竟,懂得珍惜的人,才能创造出更多不被“加秽”的佛头。

"佛头加秽"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