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é xǔ rén yě
成语解释:许:地方。什么地方的人。指来历不明的人和什么样的人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逸民传》:“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分句;多用于疑问句
繁体字形:何許人也
英文翻译:No one
何:[hé]1.疑问代词(a.什么,如“何人?”b.为什么,如“何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何不?”“何如?”d.哪里,如“何往?”e.发表反问,如“何乐而不为?”)。2.副词,多么:何其壮哉!3.姓。[hè]古同“荷”,担。[hē]古同“呵”,谴责。
许:[xǔ]1.应允,认可:许可。允许。特许。2.承认其优点:赞许。嘉许。3.预先答应给与:许诺。4.女方接受男方求亲:许配。许嫁。以身相许。5.或者,可能:也许。或许。6.处,地方:何许人。7.表示约略估计的词:几许。少许。8.这样:如许。9.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10.姓。[hǔ]1.〔许许〕众人共同用力的声音。2.(許)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也:1.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孔子,鲁人也。非不能也,是不为也。2.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何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表示句中的停顿: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4.姓。5.表示同样:水库可以灌溉、发电,也可以养鱼。6.单用或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待:他会英语,也会法语。游客里面也有坐车的,也有步行的。7.叠用,表示无论这样或那样,结果都相同:你去我也去,你不去我也去。他左想也不是,右想也不是。8.用在转折或让步的句子里(常跟上文的“虽然、即使”等呼应),隐含结果相同的意思:虽然雨下得很大,他也来了。即使你不说,我也知道(你说了,我知道;你不说,我也同样知道)。9.表示委婉:你也得对人宽容点儿嘛。这事儿也只好如此了。10.表示强调(有时跟上文的“连”字呼应):七八岁的孩子也学会电脑了。连爷爷也乐得合不拢嘴。
“何许人也”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实际用起来特别有意思。比如同事聊起新来的领导:“听说他以前是跨国公司的高管,还出过书,到底何许人也?”这句话里的“何许人也”既带着好奇,又暗示对方背景不简单。说白了,这就是在问“这人到底什么来头?”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何方神圣’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带点调侃,但“何许人也”更偏重身份背景的深挖。比如朋友突然开豪车出现,你可以打趣:“兄弟最近发财了?何许人也?”而“何方神圣”更多用于形容摸不清套路的人,比如直播间冒出一个神秘土豪疯狂打赏,网友就会刷屏:“这大佬何方神圣?”
在职场中,这个成语特别实用。记得去年我们部门空降了个95后总监,茶水间里大家窃窃私语:“听说她跳过三次级,带过百人团队,何许人也?”结果三个月后,她带着团队拿下年度最大项目,大家才明白老板挖人的眼光。这种用法既保留了体面,又表达了集体好奇心。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妙在“留白艺术”。它不像直接问“你什么学历/工资多少”那么生硬,而是用典故包装了窥探欲。就像《世说新语》里记载,东晋名士见到陌生人常问:“君何许人也?”既显文雅又不失亲切。不过要注意场合,如果对着领导用可能会显得阴阳怪气,但在朋友间用就很有幽默效果。
有趣的是,现代年轻人把这个成语玩出了新花样。游戏圈里常看到:“对面打野十分钟超神,何许人也?”直播间弹幕飘过:“榜一大哥连刷十个火箭,何许人也?”这种古今碰撞的用法,让传统文化有了烟火气。不过要注意,使用时最好配合轻松语境,严肃场合还是直接问“您从事什么工作”更合适。
下次遇到令你惊讶的人物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比如看到邻居大叔在公园打太极突然来个后空翻,就可以笑着问:“张叔深藏不露啊,何许人也?”既表达了惊叹,又拉近了距离。语言就像调料,用得恰当,能让日常对话更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