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áo
  • huàn
  • su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á máo huàn suǐ

成语解释:削去旧的毛发,换去旧的骨髓。比喻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

成语出处:明·梅鼎祚《昆仑奴》第四折:“你此去伐毛换髓,变姓逃形,我何处会得你着。”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改变面貌

繁体字形:伐毛换髓

英文翻译:to cast off one 's old self

伐毛换髓的意思

伐:1.砍(树):伐木。伐了几棵树。2.攻打:征伐。讨伐。北伐。3.姓。4.自夸:伐善。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换:1.给人东西同时从他那里取得别的东西:交换。调换。2.变换;更换:换车。换人。换衣服。3.兑换。

髓:1.骨头里像脂肪的东西:骨髓。敲骨吸髓。2.像髓的东西:脑髓。石髓。3.事物的精华部分:精髓。神髓。4.植物茎的中心部分。

成语评论

伐毛换髓”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其实描述的是“彻底改变”的状态。比如有人突然从懒散变得勤奋,我们可以说:“他最近像伐毛换髓了一样,每天早起读书跑步,整个人气质都变了。”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调整,而是从内到外的重塑。

有人可能会问:“伐毛换髓和普通改变有什么区别?”举个直观的例子:一个人戒掉奶茶叫改变习惯,但如果他同时调整饮食、规律作息、培养运动习惯,甚至重新规划人生目标,这才算得上伐毛换髓。这种改变像蛇蜕皮一样,旧模式被完全替换。

企业转型中也常见这种现象。比如某传统工厂关闭落后产能,全面引入AI技术培养员工,这种“断臂求生”式的改革就是商业版的伐毛换髓。有趣的是,这种改变往往伴随阵痛——就像健身初期肌肉酸痛,但坚持下去就能看到效果。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伐毛换髓”的勇气。信息爆炸时代,碎片化学习只能带来表面进步。真正要突破瓶颈,可能需要像作家闭关创作那样,暂时切断干扰源,在深度思考中完成认知升级。这种主动选择的蜕变,往往比被动改变更有持久力。

观察身边案例会发现,成功实现伐毛换髓的人都有个共同点:他们建立了新的支持系统。就像减肥者会准备健康餐、寻找运动伙伴,思维模式的革新也需要配套环境。与其孤军奋战,不如主动寻找能滋养新习惯的土壤。

需要提醒的是,彻底改变不等于否定过去。就像树木修剪枝叶是为了更好生长,伐毛换髓的本质是保留核心价值的同时更新方法论。下次遇到需要突破的困境时,不妨问问自己:这次改变是修修补补,还是值得来场由内而外的革新?

"伐毛换髓"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