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ú shǒu tiē ěr
成语解释:伏:俯伏;帖:帖伏,顺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贴耳而泣。”何垠注:“伏首帖耳,狗畏人貌。”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非常驯服的样子
繁体字形:伏首帖耳
英文翻译:Fu Shou tie er
伏:1.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隐藏:潜伏。伏击。昼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伏诛。6.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7.姓。8.伏特的简称。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
首:1.头:昂首阔步。2.领袖;领导人:元首。首长。3.最先;开始:首创。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发:自首。出首。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首诗。民歌百首。
帖:[tiē]1.服从;顺从:服帖。2.妥当;稳当:妥帖。3.姓。[tiě]1.邀请客人的通知:请帖。2.旧时写着生辰八字等的纸片:庚帖。换帖。3.(帖儿)写着字的小纸片:字帖儿(便条)。4.量词:一帖药。[tiè]学习写字或绘画时临摹用的样本:碑帖。习字帖。画帖。临帖。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伏首帖耳”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他人极度顺从的样子,像动物低头垂耳般毫无反抗。比如在职场中,老张面对上司的无理要求从不反驳,同事们私下议论:“他简直是伏首帖耳,连半句意见都不敢提。”
有人可能会问:伏首帖耳一定是坏事吗?这得看场景。比如新手医生跟着主任医师学习时,虚心听从指导是成长必经之路;但若在团队决策中一味附和领导错误方案,这种“伏首帖耳”就会阻碍进步。关键要区分“学习阶段的谦逊”和“丧失原则的盲从”。
我曾在社区看到个典型案例:物业公司强制收取高额停车费,多数业主伏首帖耳地交钱,只有王阿姨带头质疑收费依据。结果发现其中存在违规操作,最终为全体住户挽回损失。这件事让我意识到,适时的独立思考远比盲目服从更有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成语中的动物意象暗含了权力关系。就像训犬时会轻按狗头让其低头,人类社会中过度强调服从容易形成压抑氛围。现代社会更倡导“ respectful pushback”(尊重的反驳)——既能表达不同观点,又保持基本礼仪,这种平衡或许比单纯伏首帖耳更适合当代协作模式。
观察身边那些活得舒展的人,他们既懂得在必要时保持谦和,也拥有在关键时刻挺直脊梁的勇气。就像弹簧,该收缩时积蓄力量,该伸展时果断发力——这可能才是应对复杂人际关系更智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