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ū
  • xi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ù zhū yī xiào

成语解释:用一笑来对待或回答。比喻不值得理会。同“付之一笑”。

成语出处:清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六回:“仲英乃恍然大悟,付诸一笑,就在高椅上坐下,问雪香道:‘耐意思要我成日成夜陪仔耐坐来里,勿许到别场花去,阿是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表示毫不在意

繁体字形:付諸一笑

英文翻译:brush aside with a smile

付诸一笑的意思

付:1.交给:交付。托付。付表决。付诸实施。付之一炬。尽付东流。2.给(钱):付款。支付。3.姓。4.同“副2”。

诸:1.众;许多:诸位。诸君。诸侯。诸子百家。2.姓。3.“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诸实施(=之于)。数易其稿,而后公诸社会(=之于)。有诸(=之乎)?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笑:1.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笑容。微笑。眉开眼笑。哈哈大笑。2.讥笑:耻笑。见笑。笑他不懂事。3.姓。

成语评论

付诸一笑”这个词儿,听起来像是武侠小说里大侠面对挑衅时的潇洒回应。比如同事在会议上突然拿你上周的糗事开玩笑,你心里虽然尴尬,但耸耸肩说“算了,付诸一笑吧”——这种场景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一笑而过’有什么区别?”其实“付诸一笑”更强调主动选择用轻松态度应对问题。比如朋友不小心打翻你的咖啡,你本来有点恼火,但转念一想对方也不是故意的,干脆摆摆手说“没事儿,付诸一笑啦”,这时候既化解了尴尬,又显得自己大度。

记得有次在超市排队,前面大妈结账时硬币撒了一地。后面队伍开始躁动,大妈急得脸通红。我蹲下帮她捡钱时说了句“阿姨别急,这点小事付诸一笑就行”,结果整个队伍突然都笑起来帮忙。你看,这个成语就像个情绪转换器,能瞬间改变气氛。

但要注意使用场合哦!如果朋友正为亲人离世伤心,这时候说“别难过,付诸一笑”就太不合时宜了。这成语最适合用在那些“有点烦但又不值得较真”的日常小事上,像是外卖送晚了半小时,或者网购衣服有色差这类生活插曲。

有人可能担心:“总是付诸一笑会不会显得没原则?”其实关键在于分寸感。工作上被抢功劳当然要据理力争,但如果是邻居家装修偶尔传来的电钻声,与其较真不如调整心态。毕竟生活中90%的烦心事,真的就像落在衬衫上的饼干渣——拍拍就掉了。

说到底,这个成语藏着种生活智慧:把计较的力气省下来,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下次遇到堵车加塞或者快递小哥送错件,试试扬起嘴角说句“付诸一笑”,说不定会发现,很多事真的笑着笑着就过去了。

付诸一笑的造句

  1. 造句 或许,年轻的我们尚不能做到对成败得失付诸一笑,淡然处之。
  2. 造句 对这个小鱼危及大坝的故事付诸一笑当然很容易.
  3. 造句 虽然人们常常对水手们讲的故事付诸一笑.
  4. 造句 高洪的个性一向都很想得开,很快他就付诸一笑,想道,亲属没良心也不全是坏事,至少以后省得跟那些没有感情基础的所谓‘亲人’来往了。
  5. 造句 一开始,梅文俊对于这样的传言根本就是付诸一笑,因为这太过于儿戏了。
  6. 造句 大家哈哈一乐也就付诸一笑了。
  7. 造句 罗辰对闹鬼之事是付诸一笑,他更愿意相信是一个怀旧的导师装神弄鬼玩的把戏。
  8. 造句 夜谈者,谈游魂野狐,聊世间鬼怪,志浮世异事,权当闲时谈资,付诸一笑罢了。
  9. 造句 上到七年级,梦想已渐淡去,偶尔翻出日记,忆起往事,也仅是为当年幼稚行为而付诸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