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én
  • liú
  • m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én sǐ liú míng

成语解释: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绩,死后可以传名于后世。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 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分句;常与豹死留皮连用

繁体字形:人死畱名

英文翻译:a man leaves a name behind him

人死留名的意思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留:1.停止在某一个处所或地位上不动;不离去:留校。留任。他留在农村工作了。2.留学:留洋。留英。3.使留;不使离去:挽留。拘留。留客人吃饭。4.注意力放在某方面:留心。留神。5.保留:自留地。留底稿。留胡子。鸡犬不留。6.接受;收下:礼物先留下来。书店送来的碑帖我留了三本。7.遗留:旅客留言簿。祖先留给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8.姓。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成语评论

人死留名”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严肃,但仔细想想,它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一个普通老师一辈子教书育人,退休后学生依然记得他的教诲,逢年过节发来祝福,这不就是“留名”的生动例子吗?为什么人们会在意身后名?或许是因为“被记住”能带来一种超越生命长度的意义感。

历史上,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已经给出了最好的注解。他在狱中坚持气节,明知会死仍选择抗争,这种精神烙印在民族记忆里。但普通人需要做到这种程度吗?其实未必。小区里坚持二十年义务修路灯的王大爷,菜市场总给孤寡老人留新鲜蔬菜的张阿姨,他们的名字可能不会被写入史册,却实实在在地活在街坊邻里的口碑里。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互联网时代,“留名”的形式在变化。短视频博主用创意内容积累粉丝,程序员在开源社区贡献代码,甚至游戏玩家在虚拟世界建造标志性建筑——这些数字足迹何尝不是新时代的“留名”?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只为博眼球而刻意制造话题,反而容易留下负面记忆。

我观察到,真正能长久留名的,往往是那些专注做好眼前事的人。就像敦煌莫高窟的无名画工,他们没在壁画上署名,但千年后我们依然通过笔触感受到匠人精神。这让我想到:或许“留名”不该是目的,而是认真生活的副产品。当我们把精力放在创造价值上,名字自然会被需要它的人记住。

有人担心平凡的人生不够“留名”资格,其实换个角度看,每个人都在书写独特的故事。老家祠堂里泛黄的族谱,孙辈手机里的家庭相册,同事聊天时提起的某个工作细节,都是生命存在过的证据。重要的是活出让自己满意的人生轨迹,至于能否被后人记住,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人死留名的造句

  1. 造句 你有这么多的财富,年纪老迈,所求的又是人死留名,多做善事是最好不过的了。
  2. 造句 你有这么多的财富,年纪老迈,所求的又是人死留名,做善事是最好不过的了。
  3. 造句 “稢女痴男,人死留名”,人一生一世,总应留下好名声。
  4. 造句 说实在的,雁过留声,人死留名,这话没错。
  5. 造句 也罢,人活百岁也是死,人死留名,豹死留皮。
  6. 造句 同寿,你用错词了,那个是人死留名……还有啊,不藏头缩尾,那你干吗又要易容改装啊?
  7. 造句 白森或许以我的辈份应该称你一声前辈吧!‘人死留名,虎死留皮’。
  8. 造句 新加坡前高级政务部长施迪也以马来俗语“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来赞誉李光耀。
  9. 造句 人死留名,豹死留皮,虎豹本来就是属于生灵中自尊心最强的那一类,更何况他身上还背负了狮驼岭的荣光。
  10. 造句 人死留名,豹死留皮,鸿爪存泥,雁过留声,但凡稍有良知之人无不希望死后能受到后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