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ì wú dà xiǎo
成语解释: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
成语出处:《文选 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五:“委萧瑀以庶政,事无大小,莫不关掌。”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事無大小
英文翻译:everything , big and small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小: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3.时间短:小坐。小住。4.年幼小,排行最末:小孩。5.谦辞:小弟。小可。小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6.妾:小房。
“事无大小”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事情不分大小”,但实际想表达什么呢?举个例子:同事小张每天主动给办公室绿植浇水、整理共享文档的格式,别人觉得他“管得宽”,可半年后部门评优,大家发现这些小事让团队效率提升了20%。你看,所谓“小事”真的小吗?
为什么有人觉得“小事不重要”?心理学中有个“显著性偏差”现象——人们更关注短期可见的成果。就像备考时总想攻克难题,却忽略基础公式的记忆。但真正决定成绩的,往往是那些最基础的20%知识点。
我家楼下煎饼摊的李婶有个细节:每次摊完饼都用酒精棉片擦铁板。这个动作让她的摊位成为整条街唯一全年无休的铺子。有次我问她原因,她说:“油星子积三天就能滑倒人,耽误生意不如每天多花两分钟。”这个朴素的智慧,正是“事无大小”的现实注解。
数字化时代更需要这种思维吗?某互联网公司曾做过实验:把APP注册流程从5步精简到3步,转化率反而下降。后来发现,被删除的两个步骤中,有个生日选择的动画效果能带给用户惊喜感。这个案例颠覆了“越简单越好”的认知,说明细节设计能创造超预期的情感价值。
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那些总说“差不多就行”的人,手机里往往有十几个未读提醒;而坚持给文件分类命名、定期整理桌面的人,处理突发任务时反而更从容。这种差异就像滚雪球,微小的习惯经过时间发酵,会产生惊人的复利效应。
下次遇到“无关紧要”的小事时,不妨多问一句:这个细节是否可能成为撬动改变的支点?就像古人系鞋带时会想“结实的绳结能让千里之行更安稳”,我们对待每件小事的态度,终将编织成自己的人生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