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ì shí shèng yú xióng biàn
成语解释: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
成语出处:鲁迅《题记》:“现在拟态的制服早已破碎,显出自身的本相来了,真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分句;含褒义
繁体字形:事實勝于雄辯
英文翻译: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实:1.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实心儿。把窟窿填实了。2.真实;实在(跟“虚”相对):实话。实心眼儿。实事求是。3.实际;事实:失实。名实相副。4.果实;种子:芡实(鸡头米)。开花结实。5.姓。
胜:[shèng]1.胜利(跟“负、败”相对):打胜仗。取胜。2.打败(别人):以少胜多。战胜敌人。3.比另一个优越(后面常带“于、过”等):事实胜于雄辩。实际行动胜过空洞的言辞。4.优美的(景物、境界等):胜景。胜境。引人入胜。5.姓。6.(旧读shēng)能够承担或承受:胜任。不胜。7.古代戴在头上的一种首饰:方胜。[shēng]肽的旧称。
于: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3.姓。
雄:1.生物中能产生精细胞的。也指植物中不结子的。与“雌”相对:雄鸡。雄蕊。2.强有力的:雄师。雄辩。3.强有力的人物或国家:称雄。战国七雄。4.宏伟的;充足的;有气魄的:雄图。雄厚。雄心壮志。
辩:争论;说明是非、真假:能言善辩。不容分辩。
“事实胜于雄辩”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用实际结果证明观点,比单纯用语言争论更有说服力。比如朋友之间争论“某款手机电池续航是否持久”,与其吵得面红耳赤,不如直接录个视频记录使用时长,数据一摆,谁对谁错一目了然。
这个成语在职场中如何体现?假设团队会议上,同事A认为“增加广告预算能提升销量”,同事B却坚持“优化产品质量更重要”。与其互相反驳,不如先小范围测试两种方案:A组增加广告投放,B组改进产品功能。一个月后,用销量数据说话,结果自然能平息争论。
有人问:“难道口才就不重要了吗?”当然重要,但再好的口才也需要事实支撑。就像律师在法庭上辩护,既需要逻辑清晰的表达,更依赖物证、证词等客观材料。没有事实的雄辩,就像没有地基的楼房,再华丽也容易崩塌。
个人观察发现,这个道理在互联网时代更显关键。网上常有人为“哪种学习方法更高效”争论不休,但真正有效的做法是:选定两种方法,找两组水平相当的学生做对照实验,用考试成绩对比验证。这种“让事实跑在前面”的思维方式,往往能避免无意义的争吵。
不过要注意的是,事实需要完整呈现。比如有人用“某城市去年GDP增长8%”证明经济腾飞,却隐瞒了失业率上升的数据。这种选择性使用事实的做法,反而会削弱可信度。真正的“事实胜于雄辩”应当建立在信息全面、逻辑自洽的基础上。
生活中最简单的应用场景是什么?家庭教育中父母常对孩子说“打游戏影响学习”,与其反复说教,不如和孩子约定:连续三天记录游戏时间和作业正确率。当曲线图显示游戏时长与错题量同步上升时,孩子自己就会主动调整时间分配。
最后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有时候明知事实存在,仍会选择争论?或许因为面对事实需要勇气——承认错误、改变习惯往往比坚持己见更困难。但正如老话所说,真相可能会迟到,却从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