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ǎo
  • ruò
  • zhǐ
  • zhǎ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ǎo ruò zhǐ zhǎng

成语解释:比喻对情况十分明白清楚

成语出处:《宋史 道学传序》:“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十分清楚

繁体字形:了若指掌

英文翻译:on top of

了若指掌的意思

了:[le]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a)用于实际已经发生的动作或变化:这个小组受到了表扬。水位已经低了两米。b)用于预期的或假设的动作:你先去,我下了班就去。他要知道了这个消息,一定也很高兴。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a)表示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某种情况:下雨了。春天了,桃花都开了。他吃了饭了。天快黑了,今天去不成了。b)表示在某种条件之下出现某种情况:天一下雨,我就不出门了。你早来一天就见着他了。c)表示认识、想法、主张、行动等有变化:我现在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本来不想去,后来还是去了。d)表示催促或劝止:走了,走了,不能再等了!。好了,不要老说这些事了![liǎo]1.完毕;结束:了结。了账。没完没了。一了百了。不了了之。这事儿已经了啦!2.放在动词后,跟“得、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办得了。做得了。来不了。受不了。3.完全(不);一点(也没有):了不相涉。了无惧色。了无进展。4.姓。5.明白;懂得:了然。了解。明了。了如指掌。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指:1.手指头:食指。五指。屈指。首屈一指。2.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叫“一指”,用来计算深浅宽窄等:下了三指雨。这双鞋大了一指。两指宽的纸条。3.(手指头、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用手一指。时针正指十二点。4.(头发)直立:发指。5.指点:指导。指示。指出正确方向。有问题请您指出来。6.意思上指着:这不是指你说的,是指他的。7.指望;依靠:指靠。单指着一个人是不能把事情做好的。

掌:1.手掌:鼓掌。易如反掌。摩拳擦掌。2.用手掌打:掌嘴。3.掌管;掌握:掌舵。掌印。掌大权。4.某些动物的脚掌:熊掌。鸭掌。5.马蹄铁:这匹马该钉掌了。6.钉或缝在鞋底前部、后部的皮子等:前掌儿。后掌儿。钉一块掌儿。7.钉补鞋底:掌鞋。8.加上(油盐等):掌点儿酱油。9.把:掌门关上。10.姓。

成语评论

说到“了若指掌”,很多人会联想到对某件事特别熟悉的状态,但这个词到底怎么用才贴切?举个例子:小李研究新能源汽车十年,对电池技术的迭代和行业政策了若指掌,同事遇到专业问题总会先找他讨论。这里的“了若指掌”既体现了知识的深度,又暗示了经验的积累。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词和“如数家珍”有什么区别呢?其实两者都表示熟悉,但侧重点不同。“如数家珍”更强调对物品细节的熟悉,比如“老收藏家对明清瓷器的釉色变化如数家珍”;而“了若指掌”更侧重对整体脉络的掌控,比如“项目经理对产品研发的每个节点了若指掌”。

在实际运用中,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职场场景。比如部门会议上,当领导问起项目进度时,如果能条理清晰地讲出每个环节的现状和潜在风险,同事自然会感叹“你对这个项目真是了若指掌”。这种用法既展现了专业能力,又传递出可靠的形象。

有趣的是,现代人虽然信息获取便捷,真正能做到“了若指掌”的领域反而变少了。上周遇到个大学生,能准确说出十几种奶茶品牌的爆款配方,却搞不清自己专业的必修课学分要求。这让我想到:选择性地对关键领域保持“了若指掌”,或许比泛泛了解更重要。

回到成语本身,它的画面感其实很有意思——就像摊开手掌看纹路那样清晰可见。下次向别人介绍自己擅长的领域时,不妨用具体案例代替空泛的“我很了解”。比如不说“我对摄影很懂”,而说“我对索尼微单的CMOS传感器升级路径了若指掌”,这样的表达既有说服力,又自然融入了成语的精髓。

最后要提醒的是,语言是流动的。如今很多年轻人会用“门儿清”这类口语替代传统成语,但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了若指掌”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韵味。就像穿衣服要分场合,用词也需要看语境——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哪个词,本身也是对语言艺术的一种了若指掌

了若指掌的造句

  1. 造句 人生求胜的秘诀,只有那些失败过的人才了若指掌。
  2. 造句 律师务必对所选定的法院的实体法和冲突法了若指掌.
  3. 造句 这个大房间皮埃尔了若指掌,几根圆柱和一道拱门把它隔开来了,四面墙上挂满了波斯壁毯。
  4. 造句 家芸小姐真是博闻强识,对这等野史也了若指掌。
  5. 造句 刘老先生读书有韦编三绝的精神,所以他对每一本书的内容都了若指掌。
  6. 造句 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同志们,个个明见万里,对于当前世界上发生的事件无不了若指掌。
  7. 造句 威弗莱发觉一个干这种营生的人竟对泰河以北一带各处城防和团队驻军力量了若指掌,不禁感到诧异,甚至大吃一惊。
  8. 造句 这些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每一个风投,网络出版者,和数字工作者都对这三个趋势了若指掌。
  9. 造句 我们看到杨老师处理事情直截了当、轻重有别,对同学性格和关系了若指掌。
  10. 造句 他也时常跟人争执神仙的境界,圣人究竟有几位等等看似虚无缥缈的问题,对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博闻强识了若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