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è huò xìng zāi
成语解释:犹言幸灾乐祸。谓以别人的灾祸为乐。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攸之传》:“而攸之始奉国讳,喜见于容,普天同哀,己以为庆。此其乐祸幸灾,大逆之罪一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缺乏善意
繁体字形:樂禍幸災
英文翻译:To be happy with misfortune
乐:[lè]1.快乐:欢乐。乐事。乐不可支。心里乐得像开了花。2.乐于:乐此不疲。3.笑:他说了个笑话把大家逗乐了。4.姓(与Yuè不同姓)。[yuè]1.音乐:奏乐。乐器。2.姓(与Lè不同姓)。[yào]1.爱好,喜爱:知者~水,仁者~[lào]1.用于地名:~亭,在河北
祸:1.灾难;不幸的事或情况。与“福”相对:灾祸。闯祸。2.损害:祸国殃民。
幸:1.幸福。2.高兴:欣幸。3.希望:幸勿推辞。4.意外地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幸存。幸免。5.古指得到封建帝王的宠爱:得幸。幸臣。6.指封建帝王到某地去:辛卯,帝(汉文帝)幸太原。
灾:1.自然界造成的或人为的祸害:水灾。兵灾。2.个人遭遇的祸患:没病没灾。3.“菑”,另音zī
“乐祸幸灾”这个成语常让人联想到看热闹的心态。比如公司里同事因报表错误被领导批评时,小王表面上跟着叹气,转头却和茶水间其他人说:“早就提醒过他别马虎”。这种心态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但人们为什么会对他人的困境产生隐秘的庆幸感?
让我们拆解一个具体场景:小区里张阿姨家的快递被偷,邻居李叔听说后反而笑着说:“谁让她总把包裹堆在楼道”。这种反应背后藏着微妙的人性观察——当他人遭遇挫折时,部分人会通过“对比优势”获得短暂的心理安慰,就像考试失利的学生发现同桌分数更低时,紧绷的神经会突然放松。
这种心态有害吗?关键在于程度把控。心理学研究显示,适度的社会比较能帮助建立自我认知,但若演变成习惯性从他人不幸中找优越感,就会像总盯着后视镜开车——既看不清前路,又容易偏离方向。某次团建活动中,原本领先的小组因设备故障落后,原本垫底的小陈却突然活跃起来,这种心态转变反而阻碍了他抓住反超机会。
我曾目睹两个外卖骑手的不同应对:大雨天A骑手摔跤时,B骑手先是偷笑,发现对方餐箱损坏后却主动帮忙固定货品。后来才知道,B骑手当天早上刚因超时被扣钱,他说:“看别人倒霉时开心三秒就够了,较真计较反而浪费时间”。这个细节让我意识到,化解乐祸心态的关键在于快速切换视角——把他人困境当作预警信号而非娱乐素材。
换个角度看,每次他人遇到麻烦其实都是绝佳的共情训练机会。试着问自己:“如果这事发生在我身上,我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当楼上的钢琴声突然消失三个月,与其猜测“那孩子肯定考级失败了”,不如带份水果上门问候,可能会意外发现对方家长住院的实情。这种思维转变就像给心理装上了转换器,把幸灾乐祸的电流转化为善意能量。
观察公园里下棋的老人们最能给人启发:当对手不慎丢车,真正的棋手不会拍腿大笑,而是眯着眼说“这步我十年前也走过”。时间教会我们,今日他人的跟头,或许就是自己昨天的倒影。如果我们能像整理旧照片那样对待别人的遭遇,生活这本相册会保存更多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