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ǎn
  • q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ǔ yǎn wú qīn

成语解释:抬头看,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孤单无依,人地生疏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我举眼无亲,见了你,如见我女儿一般。”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无依无靠

繁体字形:舉眼無親

英文翻译:Eyes raised without relatives

举眼无亲的意思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亲:[qīn]1.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2.婚姻:亲事。3.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4.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5.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6.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密。相亲。亲睦。亲疏。7.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亲吻。[qìng]〔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成语评论

“举目无亲”这个词,乍一听可能让人联想到站在陌生街头、四下张望却找不到熟悉面孔的画面。比如:“留学生初到异国,拖着行李箱站在机场大厅,举目无亲的茫然感突然涌上心头。”这样的场景是不是让你瞬间理解了成语传递的孤独感?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举目’这个词呢?”其实这个动作本身就有种主动寻找的意味——当人下意识抬头环顾四周时,恰恰反映出内心对人际联结的渴望。比如古代话本里常有这样的描写:“那书生进京赶考,行至汴梁城外忽感风寒,举目无亲之际,幸得樵夫收留。”这里的抬头张望,把读书人脱离熟悉环境后的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依然鲜活。有个刚毕业的年轻人这样写道:“在地铁早高峰的人流里,我突然意识到这座工作了三个月的城市,竟还是举目无亲的状态。”这种都市生活中的疏离感,是不是比古代更复杂?毕竟我们现在有社交软件、有同事邻居,但心灵层面的亲近感依然需要时间沉淀。

或许你会疑惑:“在互联网时代,这个成语会不会过时?”我倒觉得它有了新的诠释维度。就像有位网友分享的经历:“视频通话里的父母身影越来越小,挂断后望着满屏的工作群消息,突然懂了什么叫数字时代的举目无亲。”科技能缩短物理距离,但情感共鸣的深度仍需真实互动来构建。

值得留意的是,这个成语并非完全消极。有位海外创业者曾说:“刚开始在硅谷举目无亲的日子,反而逼着我走出舒适圈,现在公司的核心团队就是在那些四处碰壁的日子里结识的。”可见孤独感有时能转化为突破现状的契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转化视角。

下次当你听到这个词,不妨多问一句:“是真的没有亲人,还是尚未建立新的联结?”语言就像多棱镜,同一个成语在不同时代会折射出不同光彩。重要的是记住,人类创造温暖联结的能力,永远比地理距离或血缘关系来得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