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ǔ bù rú fēi
成语解释:举:抬起。形容走得很快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42回:“宗保举步如飞,向马后赶上,踊身一跃,跳上了马。”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人走路
繁体字形:舉步如飛
英文翻译:Flying like a step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步: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埠”(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飞: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举步如飞”常用来形容走路速度极快,但它的用法真的只局限于字面意思吗?比如有人写:“快递小哥扛着两箱货物,依然举步如飞穿过拥挤的街道。”这个场景不仅展现了速度,更暗含了“高效完成挑战”的积极态度。
什么时候适合用这个成语?假设同事三天完成了一周的工作量,你可以说:“他整理资料时简直举步如飞,把会议准备时间压缩了一半。”这里既没有夸张到“飞奔”,又准确传递了“超预期完成”的赞叹,比单纯说“很快”更有画面感。
有人会误用这个成语吗?比如描写老人散步时写“爷爷拄着拐杖举步如飞”,这就显得矛盾了——拐杖和飞快的步伐难以同时成立。其实更适合用在“赶地铁的上班族健步如飞冲进闸机”这种充满动态张力的场景。
在我看来,这个成语自带“突破常规”的爽快感。去年公司系统升级时,有个程序员边敲键盘边小跑着测试设备,同事打趣道:“你这简直是键盘上举步如飞啊!”这种跨场景的活用反而让成语更生动,说明只要符合“突破速度限制”的核心意象,完全可以灵活运用。
下次遇到需要强调“快而稳”的场景时,不妨试试替换掉千篇一律的“迅速”。比如形容备考学生:“她刷题时思路举步如飞,半小时就做完了一套模拟卷。”这样的表达既新颖,又能让读者瞬间联想到笔尖在纸上飞速划过的状态。
语言就像工具箱,成语则是带着文化印记的精致工具。用“举步如飞”时,关键要抓住“突破速度常态”这个内核。当你想表达超越平均水平的行动力时,这个成语就能像按下快进键,让文字瞬间充满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