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ōng lín xī shè
成语解释:住在左右前后的街坊邻居。
成语出处:唐 戴叔伦《女耕田行》:“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余芳泪满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左右的邻居
繁体字形:東鄰西捨
英文翻译:neighbour
东: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东边儿。东方。东风。东城。城东。大江东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家。3.东道:我做东,请你们吃饭。4.姓。
邻:1.住处接近的人家:四邻。东邻。邻人。远亲不如近邻。2.邻接的;邻近的:邻国。邻县。邻家。邻座。3.古代五家为邻。
西: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落下去的一边: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阳西下。2.(Xī)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西餐。西医。西服。西式。学贯中西。3.姓。
舍:[shè]1.房屋:宿舍。校舍。2.舍间:敝舍。寒舍。3.养家畜的圈:猪舍。牛舍。4.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舍侄。舍弟。5.姓。6.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shě]1.舍弃:四舍五入。舍近求远。2.施舍:舍粥。舍药。
大伙儿有没有发现,“东邻西舍”这成语虽然听着像在唠家常,但实际意思可不止字面这么简单?说白了,它就是形容周围邻居的关系,但用起来可有讲究!举个例子啊,老张家水管爆了,楼上楼下都来帮忙修,这时候就能说:“到底是东邻西舍的,关键时刻真靠得住!”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那这成语只能用在邻里互助的场景吗?”哎呦可不止!比如社区搞垃圾分类,王阿姨挨家挨户教大家分厨余垃圾,这时候夸她“东邻西舍的事儿都操心”,既点出了她的热心肠,还透着股亲切劲儿。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住楼房的人多了,真能跟邻居混熟的反倒少了。我自个儿就觉得吧,这成语其实可以灵活用在职场里。比方说新同事刚来,几个部门的人轮流带他熟悉环境,这不就是现代版的“东邻西舍”嘛!你品,你细品,是不是这味儿?
再举个反例大家感受下。李大爷总爱打听别家隐私,街坊们背后都说他“东邻西舍的事儿管太宽”。你看,同一个成语,换个语境立马从褒义变吐槽,汉语的妙处就在这儿——重点不在词儿本身,而在说话人的态度。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现在社会节奏快,但咱老祖宗留下的这些词儿啊,就像个万花筒,转个角度就能照见新光景。下次见着社区志愿者帮忙调解纠纷,不妨来句:“瞧瞧,这才是东邻西舍该有的样子!”保准比直接夸人“热心”更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