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ōng
  • cáng
  • 西
  • duǒ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ōng cáng xī duǒ

成语解释: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成语出处: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枪刀剑戟都潎样。”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指逃避

繁体字形:東藏西躱

英文翻译:run and hide

东藏西躲的意思

东: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东边儿。东方。东风。东城。城东。大江东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家。3.东道:我做东,请你们吃饭。4.姓。

藏:[cáng]1.隐蔽:躲藏。2.收存:藏书。[zàng]1.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宝藏。2.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道藏。3.西藏的简称: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脏(zàng)”。

西: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落下去的一边: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阳西下。2.(Xī)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西餐。西医。西服。西式。学贯中西。3.姓。

躲:躲避;躲藏:躲雨。躲车。躲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成语评论

说到“东藏西躲”这个成语,你可能会联想到小时候玩捉迷藏的场景吧?说白了,这词儿就是形容人为了避开某些事或人,到处找地方躲藏。比如:“小明考试前没复习,这几天一见老师就东藏西躲,生怕被抽查作业。”你看,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心态,是不是像极了咱们遇到难题时的反应?

哎,这时候有人可能要问:“这成语只能用在具体躲人的场景吗?”嘿,格局打开点!比如同事老张总在开会时“东藏西躲”不接活儿,这说的可不只是身体躲藏,更是在逃避责任嘛。你品,你细品,是不是有种“鸵鸟心态”那味儿?

不过话说回来,为啥人会有东藏西躲的行为呢?依我看呐,八成是面对压力时的本能反应。就像家里催婚的年轻人,过年时恨不得把老家地图都设置成“东藏西躲”路线图。不过话说回来,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解决问题才是王道对吧?

有意思的是,现在连手机APP都开始玩“东藏西躲”了。某些软件会把关键功能藏在三级菜单里,搞得用户像在玩寻宝游戏。要我说啊,这种设计就跟把遥控器塞在沙发缝里似的——藏的人觉得安全,找的人只想翻白眼。

最后唠点实在的,东藏西躲这事儿吧,短期能喘口气,长期还得直面问题。就像小时候偷吃零食总得擦嘴,但擦得再干净,包装纸还在垃圾桶里躺着呢。咱得学学《猫和老鼠》里的杰瑞,既要会藏,更要会主动出击解决问题不是?

东藏西躲的造句

  1. 造句 一连几个月,他东藏西躲,经常处于日本人的包围之中,不断地从一个山头转移到另一个山头。
  2. 造句 前段时间家家户户都东藏西躲,近来又听说土匪要打区政府,帮着解放军搬运物资、粮草,大多数家庭都还没有备齐年货呢。
  3. 造句 因为参加杨玄感起兵失败,李密此刻应该还在到处东藏西躲,还在等候着王伯当这个引路人。
  4. 造句 岂不比你东藏西躲强百倍?柴沟堡离此不远,下山即到,你就随我们去吧!我俩领去的人,无人敢小觑老哥哥。
  5. 造句 这些日子你们东藏西躲,受委屈了,我先犒劳犒劳二位。
  6. 造句 沈寒竹东藏西躲,上腾下挪,狼狈不已。
  7. 造句 乌青信以为真,紧张地东藏西躲,最后还一不小心撞桌子上,额头上撞出了一个青包。
  8. 造句 而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林益世东窗事发,林家人毁灭证据的手法堪称一绝,但纸终究包不住火,船过不会无痕,东藏西躲、百般狡辩都是枉然。
  9. 造句 您是长辈,给我瞌了头,折我的阳寿哇,您的事,时刻挂在我的心上,只是苦于无法办理,才没脸见您,我这才东藏西躲,跟你玩那藏猫猫的幼儿把戏。
  10. 造句 当时正好外出的何复生侥幸逃过大难,在锦州市内的阴暗角落里东藏西躲过了半个月,最后得知父母和妹妹已经惨死在监狱里。

"东藏西躲"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