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ōng
  • chuáng
  • du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ōng chuáng zé duì

成语解释:谓择婿。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寿胡母牛老夫人秩障词》:“东床择对,得凤举之名英;中遘冓宣劳,励鸡鸣之至诚。”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女婿

繁体字形:東牀擇對

英文翻译:Choose the right one

东床择对的意思

东:1.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东边儿。东方。东风。东城。城东。大江东去。2.主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家。3.东道:我做东,请你们吃饭。4.姓。

床:1.供睡觉用的家具。2.像床的东西:冰床。机床。3.某些东西中起托架、支撑作用的部分:牙床。琴床。4.某些像床的地面、地貌:河床。5.量词。用于被褥等:一床被子。

择:[zé]1.挑选:选择。择善而从。饥不择食。两者任择其一。2.姓。[zhái]1.义同“”(zé):择菜(把蔬菜中不宜吃的部分剔除,留下可以吃的部分)。2.分解并理清(混乱的线、绳等):费了半天劲,才把那团乱毛线择开。

对:1.回答:对答如流。2.向着;朝着:枪口对准敌人。3.对抗;敌对:对手。针锋相对。4.对待。例:对事不对人。5.正确;正常;相合:这话很对。神色不对。数目不对,还差一些。6.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比较,看是否相符合:校对。对表。7.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把破镜片对到一起。对榫。8.投合;适合:俩人很对脾气。对心思。9.成双的:对联。10.搀入(多指液体):对水。11.⑪介词。1.与“对于”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你的建议,他很重视。2.对待:小王对他有意见。3.朝;向:对人民负责。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东床择对”这个成语,不少小伙伴可能第一反应是懵圈的——这词儿听着像古代选床铺的讲究?嘿嘿,其实它背后的故事可有意思了!咱们先看个例子:“公司招高管时,老板直接拍板选了那个穿拖鞋来面试的小伙,说这才是‘东床择对’,看人得看真本事。” 你瞅瞅,这和“挑床”半毛钱关系没有,核心讲的是不拘小节选人才的智慧嘛!

等等,这成语到底咋来的?(自问自答来咯!)原来啊,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当年就是因为躺自家东床上敞着肚皮啃馒头,反而被大官郗鉴相中当了女婿。说白了,别人都在装正经,他反而靠真实不做作脱颖而出,你说这“东床”是不是比简历上的金光闪闪更管用?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相亲市场上,小李穿着运动服就去了,结果女方爸爸当场点赞:‘小伙子不做作,这才是东床择对的佳婿!’” 你看,现代人谈婚论嫁时要是能跳出“看房看车”的老套路,反而更容易发现对方的本真性格。不过依我看啊,这种“随性选拔”也得讲究火候——真实不等于邋遢,自然不意味着摆烂,关键还是得在合适的场合展现合适的自己。

话说回来,现在有些企业招聘动不动就要985、海归背景,是不是也该学学“东床择对”的智慧?就像我邻居老张开的火锅店,前阵子专门招了个没学历但会炒三十年底料的老师傅,结果生意火爆得排队排到街尾。这事儿让我琢磨:所谓“对的人”,往往不是简历最漂亮的,而是最适合当下需求的。就像吃火锅,锅底香了还怕涮不出好菜?

不过话分两头说,现代社会毕竟和东晋时期不同。郗鉴能一眼看穿王羲之的才华,说到底还是人家有识人的真本事。所以啊,东床择对”的精髓不在形式,而在决策者的眼光。就像咱年轻人找工作,与其费劲包装自己,不如踏踏实实练内功——是金子总会被发现,你说是这个理儿不?

最后唠句实在的,这个成语给我的启发就是:人生关键时刻,与其端着装着,不如保持本真状态。毕竟装出来的优秀就像纸糊的灯笼,经不起风吹雨打。下次遇到重要机会,咱们不妨也试试“东床模式”,没准儿就遇到那个懂得欣赏你的伯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