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àn
  • guī
  • ji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ù jiàn guī jiǎo

成语解释: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深沉、才干不外露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遇人浑浑,不见圭角。”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深沉、不露锋芒

繁体字形:不見珪角

英文翻译:Missing Guijiao

不见圭角的意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出现,显露。2.古同“”,现存。

圭:1.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2.古代测日影的仪器:圭表。圭臬。3.古代量名。一圭容0.5毫升。

角:[jiǎo]1.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犀角。2.形状像角的;物体边缘相接的部分:菱角。桌子角。3.数学上指由一点发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4.中国辅币名。一元的十分之一。5.古时军中吹的乐器:号角。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jué]1.竞赛:角斗。2.角色:名角儿。主角儿。3.古代盛酒的器物。4.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3”。

成语评论

哎,今天咱们来聊聊这个成语“不见圭角”,听着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不露锋芒”的意思。你可能会问:“这词儿到底用哪儿合适啊?”别急,咱们举个栗子就懂了!

比如公司里有个同事A,明明能力超强,但每次开会都先认真听别人说完,再低调补充两句建议。你说他是不是“不见圭角”?没错!他既没抢风头,又巧妙推动了项目,这就是典型的“藏而不露”。反过来想,要是他每次都拍桌子喊“我最牛”,团队氛围估计早炸了。

这时候有人又要问了:“那这和‘装傻充愣’有啥区别?”嘿,问得好!核心区别在于目的性。“不见圭角”是主动选择谦逊,心里门儿清但不说破;而装傻可能是真没招儿了,或者想逃避责任。就像你考试满分却只说“运气好”,这叫智慧;但明明会做却装不会,那叫偷懒。

不过说真的,这年头能做到“不见圭角”可不容易。你看社交媒体上,多少人恨不得把“我厉害”三个字贴脑门上?但换个角度看,偶尔展露实力其实也没毛病。关键得看场合——比如求职面试时藏着掖着,那才叫真翻车!

个人觉得啊,这个成语背后藏着老祖宗的处世哲学。就像玉石要打磨掉棱角才更温润,人太锋芒毕露容易扎人。但话说回来,该亮剑的时候还是得亮,不然别人真当你是块石头呢!这中间的平衡点,可得自个儿慢慢琢磨。

最后提一嘴,有些年轻人总抱怨“老板看不到我的努力”,这时候不妨想想是不是太“见圭角”了?比如总强调个人功劳,忽视团队协作。换个方式,把成果融入集体叙事里,可能反而让人眼前一亮。你品,你细品,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