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lìn cì jiào
成语解释: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不吝惜指点教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成语出处:鲁迅《两地书》五:“但我相信倘有请益的时候,先生是一定不吝赐教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谦虚求教
繁体字形:不恡賜教
英文翻译:generous with your criticism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吝:小气;舍不得:吝啬。悭(qiān)吝。不吝赐教(向人征求意见时用的客气话)。
赐:1.旧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把财物送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赐予。2.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赐教。赐顾。请即赐复。3.敬辞,指别人给的东西或好处:厚赐受之有愧。
教:[jiào]1.教导;教育:管教。请教。受教。因材施教。2.宗教:佛教。伊斯兰教。信教。在教。3.姓。4.使;令;让:教他无计可施。教我十分为难。[jiāo]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教唱歌。教小孩儿识字。师傅把技术教给徒弟。
哎哟喂,说到“不吝赐教”这个成语,咱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比如公司新人小张拿着方案找前辈请教,前辈直接说:“你这数据模型还得优化啊,来来来,我给你画个流程图。”这时候就能夸一句:“王工真是完全不吝赐教啊!”
等等,这成语到底啥时候用合适?嘿,简单说就是别人主动给你指导时。比如说你写代码卡壳了,同事二话不说搬凳子坐过来帮你debug,这种“毫无保留分享经验”的状态,可不就是活生生的“不吝赐教”嘛!
要我说啊,这成语最妙在“不吝”俩字。现在有些职场老鸟生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真碰上那种愿意掰开了揉碎了教你的前辈,那真是职场大宝藏。像我去年跟着李姐学项目统筹,人家连压箱底的谈判话术都掏出来了,这种气度可不是谁都有的。
说实在的,咱平时用这个成语得注意语境。比如导师给你改论文,密密麻麻的批注占满页边距,这时候来句“教授真不吝赐教”,比干巴巴说“谢谢指导”有温度多了。不过要注意对象啊,可别对端着架子的领导用,容易闹误会。
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场景——跨文化交流时这成语咋整?比方说外国同事主动教你行业黑话,你竖起大拇指来句:“You never hesitate to teach others!”虽然直译有点怪,但配上真诚的表情包,效果绝对拉满。语言嘛,本来就是传递心意的工具。
最后唠句实在话,在这个人人急着当老师的时代,能遇到“不吝赐教”的主儿真是福气。下次碰上愿意花时间指点你的贵人,不妨把这个成语用上,保准让对方觉得你这人既懂礼数又有文化底蕴。记住了啊,好话永远不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