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kě xiàng ěr
成语解释:迩:近。不可接近。
成语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形容人或事物让人难以接近
繁体字形:不可向邇
英文翻译:keep at arm 's length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向:1.方向:志向。风向。2.对着,特指脸或正面对着(跟“背”相对):向阳。面向讲台。两人相向而行。3.将近;接近:向晓。向晚。4.偏袒:老乡向老乡。5.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走。向先进工作者学习。从胜利走向胜利。6.姓。7.向来:向有研究。向无此例。
迩:近:迩来(近来)。遐迩闻名(远近闻名)。
“不可向迩”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其实描述的是“不能靠近”的意思。比如,当火山突然喷发时,科学家会警告:“熔岩流动的区域不可向迩,必须立刻撤离!”这里用成语强调了危险的紧迫性,比直接说“别靠近”更有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不可向迩’这么复杂的词?”其实,成语的妙处在于用简短的语言传递多层含义。比如形容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可以说:“他发火时简直不可向迩,大家都会默默退到三米外。”这里不仅表达了“不能靠近”,还隐含了他人对情绪的主动回避,比单纯说“他很难接近”更生动。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朋友吐槽上司总爱临时加任务,可以说:“他的‘紧急需求’就像台风眼,看似平静,实则不可向迩——谁接手谁通宵。”这里把抽象的工作压力比作自然灾害,用成语点出了“靠近就会陷入麻烦”的职场真相。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特别适合形容某些“隐形风险”。比如刷短视频时,明明计划看十分钟,结果两小时过去了——这种时间黑洞是不是也“不可向迩”?它提醒我们:有些事物看似无害,但过度接近反而会消耗精力。换个角度看,成语不仅是古人的智慧,还能帮我们警惕生活中的“温柔陷阱”。
回到核心问题:“什么时候该用‘不可向迩’?”答案是:当你想强调“保持距离比硬碰硬更明智”时。比如劝别人别参与办公室八卦,可以说:“流言蜚语的漩涡中心不可向迩,小心被卷进去。”这句话既点出了风险,又暗示了冷静旁观的选择,比直接说“别掺和”更有说服力。
语言就像工具箱,成语就是其中一件多功能工具。下次遇到想说“这事碰不得”的时候,试试用“不可向迩”来包装你的提醒。你会发现,换个表达方式,不仅能准确传递警告,还能让对话多一点文化韵味。毕竟,能把警示说得既有文化又不扫兴,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