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g
  • m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ù kě míng mào

成语解释:名:说出。没法用言辞来形容

成语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五卷:“穿幽透深,不可名貌。”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声音、色彩、感觉等

繁体字形:不可名皃

英文翻译:Not to be named

不可名貌的意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貌:1.相貌:面貌。容貌。以貌取人。2.外表的形象;样子:全貌。貌合神离。3.姓。

成语评论

哎呦喂,说到“不可名貌”这成语啊,咱们先得掰扯清楚它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形容某个东西或感受太玄乎,用语言根本没法儿准确描述!比如你看到北极光的瞬间,那种流动的色彩在夜空中跳舞,这时候你就算掏出手机狂拍,回头跟朋友形容时还得跺脚:“真的!就跟…就跟…哎呀反正你们自己去看!”

这时候问题来了:为啥有些东西就是“不可名貌”呢?我寻思着啊,这就像你第一次吃没见过的热带水果,酸甜苦辣全混在一起,舌头根本来不及分析。就像去年我表姐生娃,她跟我说当妈的感觉是“痛并快乐着”——可这句话能概括凌晨三点喂奶时看见婴儿睫毛颤抖的瞬间吗?能说清孩子第一次喊妈妈时喉咙发紧的滋味吗?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哈。你试过跟完全不懂中文的老外解释“烟火气”这个词吗?“就是…菜市场大妈砍价的声音!油条下锅的滋啦声!邻居家飘来的红烧肉味儿!”越说越急,最后两手一摊:“反正你在中国住三个月就懂了!”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不可名貌”活生生的案例嘛!

这时候有人要问:那遇到“不可名貌”的事物咋办?我的个人观点是——别硬形容!上个月我去敦煌看月牙泉,导游词写得再华丽,也比不过让游客自己赤脚踩在温热沙丘上的触感。有些体验就像刚出锅的糯米糍,非得亲口咬下去,才能懂那种Q弹绵密。

不过啊,咱们也别太钻牛角尖。上周跟闺蜜聊天时憋了半天,最后用“就像暴雨后闻到的青草香”来形容暗恋对象带给自己的感觉。虽然不够精准,但对方突然亮起来的眼神告诉我:哎,这“不可名貌”的形容反而留出了想象空间,说不定比直说更有味道呢!

这时候可能有人杠:现在科技这么发达,AR、VR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要我说啊,技术再牛也复制不出外婆包饺子的力道——她揉面时手腕转动的角度,撒面粉时扬起的弧度,这些细节早刻在记忆里成了独家密码。就像《小王子》里说的:“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或许“不可名貌”本身,就是给世界保留的神秘后花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