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áng liáng měi mèng
成语解释:黄粱:小米。煮一锅小米饭的时间;做了一场好梦。比喻虚幻的梦想。
成语出处:唐 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黄粱美夢
英文翻译:fool 's paradise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粱:1.高粱。2.古指品种特别好的谷子。3.精美的主食:膏粱。
美:1.美丽;好看(跟“丑”相对):这小姑娘长得真美。这里的风景多美呀!2.使美丽:美容。美发。3.令人满意的;好:美酒。价廉物美。日子过得挺美。4.美好的事物;好事:美不胜收。成人之美。5.得意:老师夸了他几句,他就美得了不得。6.姓。7.指美洲:南美。北美。8.指美国:美圆。美籍华人。
梦:1.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2.做梦:梦见。3.比喻幻想:梦想。4.姓。
你听说过“黄粱美梦”的故事吗?唐代书生卢生在客栈枕着青瓷枕入睡,梦里经历荣华富贵,醒来却发现店主煮的黄粱饭还没熟。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看似美好却短暂虚幻的期待。比如有人把全部积蓄投入某个“稳赚不赔”的项目,结果发现不过是精心设计的骗局——这不正是现代版的黄粱美梦吗?
黄粱美梦的核心是什么?其实它揭示了一个永恒的课题:欲望与现实的距离。就像年轻人幻想“躺平也能月入十万”,或是家长坚信“孩子必须考上清华北大才算成功”,这些期待往往掺杂着对现实的误判。有人会问:“难道连做梦的权利都没有了吗?”重点不在于否定梦想,而在于区分“可实现的目标”和“脱离实际的空想”。
我曾在创业孵化器见过这样的场景:初创团队拿着精美的PPT畅想五年上市计划,却连用户调研数据都拿不出来。这种案例提醒我们,真正的机遇往往藏在脚踏实地的工作里。就像农民播下种子需要等待收获季节,任何事业都需要经历耕耘期,幻想跳过过程直达终点,难免会像卢生那样“一枕梦醒,黄粱未熟”。
如何避免成为黄粱美梦的主角?有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建立“现实检验机制”。当朋友兴奋地说要辞职开网红咖啡馆时,不妨先建议他周末去咖啡馆打工体验;当自己沉迷“财务自由速成课”时,不妨算算这些课程费相当于多少本理财经典著作的价钱。这种思维转换就像给梦想安装了导航仪,既保持方向感,又能避开陷阱。
有趣的是,现代心理学发现人类大脑处理幻想和现实的能力其实存在“系统误差”。当我们过度关注成功案例时,容易忽略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失败者。这就像只盯着彩票中奖新闻,却忘记计算千万分之一的概率。保持清醒认知不是要浇灭热情,而是为了让梦想的火焰燃烧得更持久。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黄粱美梦的能力变得愈发重要。那些承诺“三天瘦十斤”“月读百本书”的速成神话,本质上和客栈里那个青瓷枕没有区别。真正的成长就像熬煮黄粱饭,需要掌控火候的耐心,需要接纳过程的平淡,最终收获的才是实实在在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