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liú rén wù
成语解释:风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旧指好色或轻浮放荡的人。
成语出处: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風流人物
英文翻译:truly great men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物:1.东西;事物:动物。货物。物质。物尽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待人接物。3.内容;实质:言之有物。空洞无物。4.姓。
提到“风流人物”,很多人会联想到才华横溢、影响时代的角色。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既能“羽扇纶巾谈笑间”指挥赤壁之战,又因精通音律被称作“曲有误,周郎顾”,堪称“独领风骚”的典型。这类人物往往在特定领域树立标杆,甚至改变历史走向。
有人问:“风流人物必须站在聚光灯下吗?”其实未必。唐代诗人王维隐居辋川时写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虽远离朝堂,却以诗画开辟了山水田园的新境界。这种“人中龙凤”的智慧,恰恰体现在对精神世界的深耕中。
再看现代例子,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过程堪称“风流倜傥”的另类注解。她数十年默默研究,最终用科学突破拯救数百万人生命。这说明风流人物的价值不仅在于外在光环,更在于对时代需求的精准回应。
有人困惑:“风流人物是否必须完美?”《世说新语》记载的魏晋名士,既有嵇康打铁时“土木形骸”的率真,也有阮籍醉酒避祸的无奈。他们用“名士风流”的姿态证明:真实的人格魅力,恰恰来自对自我价值的坚持,而非刻意塑造完美形象。
个人认为,当代社会对“风流人物”的定义正在拓宽。比如短视频创作者用新形式传播传统文化,乡村教师用知识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这些“风流自赏”的实践者,正在用多元方式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彩篇章。
若问如何成为风流人物?或许答案藏在宋代苏轼的词中:“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不必刻意模仿他人,找到自己与时代的共鸣点,用持续的行动创造价值,平凡人也能在某个领域成为“搅动风云”的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风流”二字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解读。明代唐寅“闲来写就青山卖”是文人风骨,而今天企业家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同样是另一种风流。时代在变,但内核始终是:用独特的方式,为世界留下不可替代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