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hé rì lì
成语解释: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繁体字形:風咊日麗
英文翻译:the wind is mild and the sun is bright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和:[hé]1.平和;和缓:温和。柔和。和颜悦色。2.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弟兄不和。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和棋。和局。末了一盘和了。5.姓。6.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和我一样高。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10.指日本:和服。[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和一首。[huò]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藕粉里和点儿糖。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和。二和药。[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丽:[lì]1.好看;美丽:壮丽。秀丽。风和日丽。2.姓。3.附着:附丽。[lí]1.丽水(Líshuǐ),地名,在浙江。2.见〖高丽〗。
哎呦,你瞅瞅这天气,可真是"风和日丽"的典范啊!阳光跟不要钱似的撒下来,微风挠得人脖子发痒,这种天儿最适合搬个小马扎在胡同口晒太阳。不过话说回来,这成语到底啥时候用才合适呢?
举个栗子哈,老王上周写情书开头就是:"遇见你那日风和日丽,连路边的流浪猫都在哼小曲儿~"您瞧瞧,这画面感蹭蹭往外冒。再比方说旅行社广告:"海南岛四季风和日丽,保准让您晒出六亲不认的肤色!"这活用得既实在又带劲儿。
有人要问了:"风和日丽只能形容天气吗?" 嘿,这话问到点子上了!您看张大妈夸儿媳妇:"自打小芳进门,家里天天风和日丽的。"瞅见没?这词儿早跳出天气预报的框框,成了形容和谐状态的万能钥匙。
要我说啊,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emo,真该学学这成语的豁达劲儿。您琢磨琢磨,老祖宗造词多讲究——风要和,日要丽,两样凑齐了才算完美。这道理搁现在不也通用么?职场里同事关系得和风细雨,个人发展要艳阳高照,双管齐下才能混得开。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南方朋友总爱说"天公作美",北方人却更常用"风和日丽"。要我说这地域差异就跟豆腐脑咸甜之争似的,各有各的妙处。不过论起画面感,还是"风和日丽"更带诗意,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下次碰上烦心事儿,不妨望望窗外。就算真赶上阴雨天,心里头也得给自己整片风和日丽。老话怎么说来着?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