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àn
  • yǒu
  • cà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iàn yǒu cài sè

成语解释: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

成语出处:《礼记 王制》:“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荀子 富国》:“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营养不良的样子

繁体字形:靣有菜色

英文翻译:have a pale, anemic complexion

面有菜色的意思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菜:1.供作副食品的植物:菜市。白菜。菠菜。野菜。蔬菜。面有菜色。2.主食以外的食品:菜牛。菜畜。菜肴。菜谱。名菜。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成语评论

面有菜色”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脸上带着像青菜一样的颜色,通常用来形容人营养不良、气色差的状态。比如,有人熬夜加班一个月,同事关心道:“你这几天怎么面有菜色的?是不是没好好吃饭?”这里既点出了对方的疲惫感,又暗含了生活习惯的问题。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精准传递信息?其实它巧妙利用了视觉联想——青菜的“青黄不接”对应到人的脸色上,立刻让人联想到健康失衡。就像看到朋友脸色发白时,我们常会说“你看起来像根蔫掉的菠菜”,这种比喻既生动又接地气。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刻画人物困境。比如小说里描写饥荒年代:“村民们个个面有菜色,却仍把最后半碗米粥推给孩子。”短短一句话,既勾勒出时代背景,又凸显了人性的温暖。这种用法比单纯描写“脸色发黄”更有画面感和情感张力。

现代人还会“面有菜色”吗?有趣的是,如今更多出现在“朋克养生”场景里。比如健身达人突然暴瘦,朋友调侃:“你最近面有菜色的,该不会在搞什么极端饮食吧?”这里既保留了成语原本的警示意味,又融入了当代年轻人特有的自嘲文化。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可塑性”。从古代形容饥民到现代吐槽熬夜党,它始终在捕捉那些“身体亮红灯”的瞬间。不过随着健康意识提升,“面有菜色”的现象其实在减少,这或许正是社会进步的缩影。下次看到有人脸色不好,不妨用这个成语开个善意玩笑,但别忘了补上一句:“走,请你吃顿好的!”

面有菜色的造句

  1. 造句 他在山里躲了两年,找到他的时候,只见他蓬头乱发,面有菜色,简直不像人样子了。
  2. 造句 这群勤劳的山民,个个面有菜色。
  3. 造句 否则,当你灌足大量的绿豆汤时,你可能会“面有菜色了”。
  4. 造句 老夫子陈龙复像训蒙童一般,对着一群面有菜色的新附军俘虏命令。
  5. 造句 渔民们个个面有菜色,衣衫褴褛,看起来这是个穷地方。
  6. 造句 邵余打量几人,一个个面有菜色,好像饿了三天,身上穿的衣服到处是补钉,连刀都生了锈。
  7. 造句 沉重的铁栅门打开,一群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的囚犯纷纷注视过来,用不怀好意的目光打量着李强这个“新来的”。
  8. 造句 走近去,才看清,这些人个个都是面有菜色,衣着破旧,看模样有些像乞丐。
  9. 造句 也有穷困的寒酸秀才,穿着一身带补丁的长衫,面有菜色,手里总是攥着一本皱巴巴的书籍摇头晃脑苦读。
  10. 造句 男人们面有菜色,无精打采,不似V公司的人看着精神焕发。

"面有菜色"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