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án
  • jì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án wú bù jìn

成语解释: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成语出处:《北齐书·高德政传》:“德政与帝旧相昵爱,言无不尽。”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常与“知无不言”连用

繁体字形:言無不儘

英文翻译:say all you know and say it without reserve

言无不尽的意思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尽:[jìn]所有的:尽数。尽人皆知。[jǐn]1.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尽早。尽着平生的力气往外一推。尽可能地减少错误。2.(有时跟“着”连用)表示以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尽着三天把事情办好。3.(有时跟“着”连用)让某些人或事物尽先:先尽旧衣服穿。单间房间不多,尽着女同志住。4.用在表示方位的词前面,跟“最”相同:尽前头。尽北边。5.尽自:这些日子尽下雨。事情已经过去了,尽责备他也无益。

成语评论

故情无不通,言无不尽。★宋·司马光《乞改求谏诏书札子》

言无不尽的造句

  1. 造句 我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 造句 还有什么想问的,只要你问,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3. 造句 在学生争论时,我没有轻易裁判,让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样有利于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4. 造句 他非常直爽,别人对向他请教,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5. 造句 他性格直爽,遇事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6. 造句 虽然用词极为谨慎,但李英爱对记者的提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为其他韩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7. 造句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就当事人而言,保证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而对最终的结果不会产生抱怨。
  8. 造句 学术上,一刃坚持有一说一,有二言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错了,欢迎批评,可以是板砖。
  9. 造句 胡大夫为人坦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工作细致认真,使我们深受感动。
  10. 造句 我在此向你保证我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