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íng piāo péng zhuàn
成语解释:比喻远离家乡,在外漂泊。
成语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续录五》:“甚或金尽裘敝,耻还乡里,萍飘蓬转,不通音问者,亦往往有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繁体字形:萍飄蓬轉
英文翻译:wander without a fixed dwelling
萍:1.浮萍。2.红萍,水生蕨类植物。即满江红。浮生于水面,叶绿色,秋季转红色。全草可作鱼类及家畜的饲料,又可作绿肥。
飘:1.随风摇动或飞扬:飘动。飘摇。飘落。红旗飘飘。外面飘着雪花。2.形容腿部发软,走路不稳:两腿发飘。3.轻浮;不踏实:作风有点儿飘。4.姓。
蓬:1.飞蓬,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像柳叶,边缘有齿,瘦果上有白色刺毛。2.松散;杂乱:蓬头垢面。
转:[zhuǎn]1.改换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转身。转脸。转换。转移。好转。向左转。向后转。转败为胜。由阴转晴。2.把一方的物品、信件、意见等传到另一方:转达。转交。转送。这封信由我转给他好了。3.姓。[zhuàn]1.绕着某物移动;打转:转圈子。转来转去。2.绕一圈儿叫绕一转。[zhuǎi]转文:他平时好转两句。说大白话就行,用不着转。
“萍飘蓬转”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的意思其实很贴近生活。比如有人问:“为什么用‘浮萍’和‘蓬草’来比喻漂泊?”其实答案藏在它们的特性里——浮萍随水漂流,蓬草被风吹散,两者都居无定所,这不就像许多人在外打拼时的状态吗?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张毕业后换了三座城市工作,每次搬家都只带一个行李箱。朋友调侃他“活得像个游牧民族”,他却笑着说:“我这叫‘萍飘蓬转’,说不定哪天又遇到新机会呢!”你看,这个词不仅形容了动荡,还藏着对未知的乐观期待。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种状态真的值得被写成成语吗?”我的观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安土重迁的思想,也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智慧。就像候鸟迁徙是为了生存,人类的流动何尝不是在寻找更适合生长的环境?这种矛盾中的平衡,正是成语的妙处。
记得前年遇到一位民宿老板,她在丽江、大理、厦门都开过店。问她为什么不停换地方,她说:“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风带我去哪儿,我就在哪儿扎根。”这种主动拥抱变化的心态,让“萍飘蓬转”从被动漂泊变成了主动探索。或许我们不必执着于固定答案,过程本身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后想说的是,现代社会给了我们更多选择自由,但也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下次当你需要解释工作变动、异地求学这些经历时,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它既表达了现实的动荡感,又暗含生命力的韧劲,就像暴雨中的浮萍,看似脆弱却始终浮在水面,等待下一段旅程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