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茝"字共有1个读音: [chǎi]

基本信息

汉字

注音

ㄔㄞˇ

笔画

总笔画:10

字形结构

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831D

其它编码

五笔:aahh 仓颉:tsll 郑码:ehvv 四角:44712

笔顺编码

1221225125

笔顺笔画

一丨丨一丨丨フ一丨フ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 竖 竖 横折 横 竖 竖折/竖弯

茝的意思

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茝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hǎi ㄔㄞˇ

 ◎ 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茝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chǎi

〈名〉

(1) 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即“白芷” [Dahuria angelica]

山茝,藁本也。——《广雅》

茝兰芳。——《汉书·礼乐志》。注:“即今白芷。”

侧载臭茝。——《史记·礼书》

沅有茝兮 澧有兰。——《楚辞·九歌·湘夫人》

(2) 多用于人名

基本词义


zhǐ

〈名〉

香草名。即白芷 [Dahurian angelica]。如:茝若(茝若。白芷和杜若,皆香草名);茝药(即白芷)

茝字的辞典解释

茝ㄔㄞˇchǎi名

一种香草。《玉篇·艸部》:「茝,香草也。」《楚辞·屈原·离骚》:「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汉·王逸·注:「蕙、茝皆香草也。」

康熙字典解释

茝【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集韻》《韻會》𠀤醜止切,音齒。《玉篇》香草。《說文》囂也。齊謂之茝,楚謂之離。《爾雅疏》茝,芎藭苗也。一名蘪蕪。《禮·內則》佩帨、茝蘭。《史記·禮書》側載臭茝,所以養鼻也。《博雅》山茝,蔚香、藁本也。

又《韻會》通芷。茝陽,地名。詳芷字註。

又《廣韻》昌紿切。義同。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茝【卷一】【艸部】

虈也。从艸𦣞聲。昌改切

说文解字注

(茝)䖀也。从艸。𦣞聲。昌改切。一部。

更新时间:2025-05-03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