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ǔ guǐ bù shì
成语解释:簠簋:古代的食器、祭器;不饰:不整齐。指为官不清正廉洁的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弹劾贪官污吏的用语
繁体字形:簠簋不飾
英文翻译:Not to be decorated
簠:古代祭祀时盛谷物的器皿,长方形,有足,有盖,有耳。
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两耳。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饰:1.装饰;打扮:修饰。粉饰。2.装饰用品:首饰。3.遮掩:掩饰。文过饰非。4.扮演角色:他在《逼上梁山》里饰林冲。
话说各位看官,您听说过"簠簋不饰"这个成语吗?这词儿乍一听像是古董行的行话,其实啊,它说的是古代祭祀时祭器不整洁的样子,后来专门用来形容人行为不检点。举个栗子,张三在项目汇报会上穿着拖鞋背心就来了,这不就是典型的"簠簋不饰"吗?
哎您可能会问:"这和现代生活有啥关系?" 您别说,现在职场上还真不少见。上周老王他们部门开会,新来的实习生小李小西装配运动裤,虽然创意总监说这是"混搭风",但客户看到后直摇头。您说这算不算职场礼仪的"簠簋不饰"?
不过话又说回来,咱得辩证看问题。像我们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大婶,虽然围裙上总沾着面糊,但人家手艺地道价格实在,街坊邻居都爱光顾。这种"簠簋不饰"反而透着股烟火气,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个人觉着吧,这成语就像面照妖镜。像那些网红餐厅把菜盘子摆成艺术品,结果食物难吃还死贵,这才是真正要警惕的"反方向簠簋不饰"。说到底,甭管外表多光鲜,里子扎实才是硬道理。
说到这儿想起个趣事。去年参加同学会,班长老李开辆破桑塔纳就来了,结果大家发现他这些年默默资助了十几个山区学生。您看,这表面的"簠簋不饰"背后,藏着的可是金子般的心肠。所以啊,咱看人看事还真不能光看表面。
今儿个聊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形式与内容就像人的两条腿,瘸了哪条都走不稳当。既要避免华而不实的过度包装,也不能放任自流彻底不修边幅。老祖宗留下的这个成语,搁到今天仍然是个提醒——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如何找到这个平衡点,还真是门值得琢磨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