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ēng
  • kēng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ēng kēng zhī yú

成语解释: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

成语出处:《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用于自谦

繁体字形:硁硁之愚

英文翻译:Foolishness

硁硁之愚的意思

硁:拟声词。敲打石头的声音。

硁:拟声词。敲打石头的声音。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愚:1.愚笨;傻:愚人。愚不可及。大智若愚。2.愚弄:为人所愚。3.用于自称的谦辞:愚兄。愚见。愚以为不可。4.姓。

成语评论

硁硁之愚”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它出自《论语·子路》,原意是形容人固执己见、见识浅薄的样子。比如老张坚持认为“喝凉水必须用左手拿杯子才养生”,任凭家人怎么解释科学依据都不听——这就是典型的硁硁之愚

有人可能会问:“固执和坚持原则有什么区别呢?”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开放心态。坚持疫苗接种的医生是在守护专业底线,而拒绝所有现代医疗的养生狂热者,则可能陷入硁硁之愚。就像我邻居王阿姨,她坚信手机辐射会让人掉头发,甚至用锡纸包着头做饭,这就有点令人啼笑皆非了。

在职场中,这样的案例也不少见。市场部的小李坚持用五年前的推广方案,面对新媒体的传播规律视而不见。总监拿着数据报告找他谈话时,他还振振有词:“当年这个方案帮公司赚了五百万!”这种守着旧经验不肯进步的状态,正是成语所描述的困境。

不过换个角度看,硁硁之愚也折射出人性有趣的一面。我爷爷至今保留着手写账本的习惯,虽然全家都教他用记账软件,但他总说:“纸笔写的数字才带着温度。”这种带着时代印记的固执,反而成了我们家的温馨记忆。可见某些时候,适当的“愚”反而能为生活增添别样色彩。

如何在生活中避免陷入这种状态?有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定期做“认知体检”。比如每季度选三个自己坚信的观点,主动寻找反对证据。就像我去年坚信“直播带货只是昙花一现”,结果专门研究了李佳琦的案例后,彻底改变了看法。保持思维弹性,比故作聪明更重要。

最后分享个历史小故事:北宋宰相王安石推行新政时,司马光等人激烈反对。后来司马光掌权又全盘否定新政,苏轼评价这种互相否定的做法都是“硁硁之见”。这个典故提醒我们,面对复杂事物时,或许应该在坚持与变通间找到平衡点。

"硁硁之愚"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