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áo fèng pēng lóng
成语解释:烹:煮。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艺术技巧高明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一折:“我听得朱门里奏笙歌,相府内夜排筵宴,炰凤烹龙。”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菜肴或艺术作品
繁体字形:燔鳳烹龍
英文翻译:Braised dragon with Phoenix
炰:[páo]1.〔炰烋(xiū)〕古同“咆哮”,猛兽怒吼;也形容人暴怒。2.古同“炮”,把带毛的肉用泥包好放在火上烧烤。[fǒu]蒸煮:“炰鳖鲜鱼。”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烹:1.煮(菜、茶):烹饪。烹调。2.烹调方法,先用热油略炒,然后加酱油等作料搅拌,随即盛出:烹对虾。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炰凤烹龙”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原本形容的是古代宴席上烹制极其奢华的菜肴,比如用凤凰和龙这类神话动物做食材。但现实中,谁真的见过龙凤呢?所以这个成语更多是用来比喻铺张浪费或过度追求表面排场的行为。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现代生活有什么关系?举个例子,比如某公司为了举办年会,花巨资布置场地、定制演出,但员工真正需要的可能只是一次真诚的交流或实际福利。这种“炰凤烹龙”式的活动,反而让初衷变了味。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个人消费上。比如有人省吃俭用三个月,就为了买一个奢侈品包,结果发现背出门反而担心弄脏——这不就像“烹龙”一样吗?食材(包包)再珍贵,用得不自在,反而成了负担。
或许有人反驳:追求精致生活有什么错?这里的关键在于“度”。我曾在朋友家吃过一顿家常火锅,食材普通但氛围温馨,反而比某些米其林餐厅的体验更难忘。物质堆砌的“炰凤烹龙”,有时真不如用心经营的生活细节来得动人。
现在不妨想一想:我们是否常常为了所谓的“仪式感”,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比如生日非要定制翻糖蛋糕,旅行必须打卡网红景点。这些行为本身没有错,但如果变成压力而非享受,或许就该停下来想想——我们到底在为什么而忙碌?
最后分享一个观察:最近年轻人中流行“极简风”,这或许是对“炰凤烹龙”文化的反向回应。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终会意识到,真正的满足感往往来自恰到好处的选择,而不是无止境的堆砌。就像喝茶,有人执着于万元茶具,有人却能用普通杯子喝出禅意——重要的从来不是容器,而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