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ēng lóng páo fèng
成语解释: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成语出处:唐·李贺《将进酒》诗:“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菜肴或艺术作品
繁体字形:烹龍炮鳳
英文翻译:quick-fried dragon and roasted phoenix
烹:1.煮(菜、茶):烹饪。烹调。2.烹调方法,先用热油略炒,然后加酱油等作料搅拌,随即盛出:烹对虾。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炮:[pào]1.口径在2厘米以上,能发射炮弹的重型射击武器,火力强,射程远。种类很多,有迫击炮、榴弹炮、加农炮、高射炮等。也叫火炮。我国古代的炮最早是用机械发射石头的。火药发明后,改为用火药发射铁弹丸。2.爆竹:鞭炮。花炮。3.爆破土石等在凿眼里装上炸药后叫做炮。[páo]1.炮制中药的一种方法,把生药放在热铁锅里炒,使它焦黄爆裂,如用这种方法炮制的姜叫炮姜。2.烧;烤(食物)。[bāo]1.烹调方法,用锅或铛在旺火上炒(牛羊肉片等),迅速搅拌:炮羊肉。2.烘焙:湿衣服搁在热炕上,一会儿就炮干了。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烹龙炮凤”这个成语,乍一听是不是觉得特别华丽?但仔细想想,现实中谁会真的去“煮龙肉、烤凤凰”呢?其实它恰恰用来形容那些看似厉害却完全不切实际的行为。比如朋友说要开一家“能同时教编程、养企鹅、卖火箭”的培训机构,你就可以笑着提醒:“老兄,你这计划简直是烹龙炮凤啊!”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神话生物来比喻不靠谱的事?这正是成语的巧妙之处——龙和凤本就是虚构的存在,用来形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既生动又自带幽默感。就像有人说要“骑着自行车登月球”,这种反差感瞬间让人会心一笑。
在职场中,这个成语特别实用。上周公司会议上,新同事提议“让扫地机器人兼任前台接待”,大家面面相觑时,主管轻轻敲着桌子说:“创新值得鼓励,但咱们不能总烹龙炮凤”。这句话既肯定了积极性,又巧妙拉回了讨论方向,比直接说“异想天开”高明多了。
不过我倒觉得,某些时候“烹龙炮凤”未必是坏事。你看那些改变世界的发明,最初不都被认为是天方夜谭吗?就像二十年前有人说“手机能代替钱包”,当时听着像烹龙炮凤,如今却成了生活日常。关键在于区分“突破性创意”和“脱离现实的空想”——前者有实施路径,后者只剩夸张口号。
最近看到个有趣案例:某科幻作家在签售会上被读者质疑“星际旅行太扯”,他机智回应:“如果古人觉得烹龙炮凤是笑话,今天我们餐桌上就不会有烤鸭和炸鸡了。”这个类比既化解了尴尬,又暗含“幻想是现实的种子”的深意,比直接争论高明得多。
最后分享个生活小窍门:当孩子说“要造会飞的橡皮擦”时,别急着否定。不妨先夸他“这个烹龙炮凤的想法真有趣”,再引导他思考橡皮擦为什么要飞、怎么飞。谁知道呢?说不定二十年后,我们真会用上防坠楼的自动返航橡皮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