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ào rán zhī qì
成语解释:浩然:盛大的样子;气:精神;气概。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正大刚直的精神
繁体字形:浩然之氣
英文翻译:magnanimous
浩:1.盛大;巨大:浩大。浩繁。2.多:浩博。浩如烟海。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燃”。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浩然之气”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放到生活场景里其实特别接地气。比如有人坚持原则拒绝收礼,同事偷偷议论:“老李那股浩然之气,真是油盐不进啊!”这里的“浩然之气”就生动地描述了一个人坚守底线、不为利益动摇的状态。
有人问:“浩然之气到底指什么?” 其实它最早出自《孟子》,原意是内心积累的正义感与道德勇气。比如学生举报考场作弊,虽然可能得罪人,但老师会说:“这孩子有股浩然之气,值得鼓励。”这里强调的是正直无畏的精神力量。
在职场中也能看到它的影子。比如部门会议上,新人小张反对领导提出的虚假宣传方案,尽管紧张得手心冒汗,但依然条理清晰地说出风险。事后同事感慨:“没想到他平时文静,关键时刻浩然之气爆发了。”这说明浩然之气并非天生,而是关键时刻的选择。
有人疑惑:“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还有意义吗?” 我曾在创业公司见过这样的案例:团队连续三个月加班赶项目,却在验收前发现数据误差。负责人王姐坚持延期修正,她说:“赚快钱不如赚安心。”这种取舍背后,正是浩然之气在支撑——它让人们在利益面前保持清醒。
个人认为,浩然之气不是非要“惊天动地”。就像疫情期间主动隔离的普通人,或者每天多花十分钟检查代码质量的程序员,这些微小选择里都藏着浩然之气的种子。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做该做的事,哪怕暂时看不到回报。
培养这种气质其实有迹可循。就像健身需要持续锻炼,浩然之气也需要通过日常决策来积累。试着在便利店找错钱时主动归还,在朋友传播谣言时温和提醒,这些行为都在塑造内心的“正气储备库”。当重大考验来临时,储备充足的人自然能做出光明磊落的选择。
最后想说,浩然之气从来不会过时。它就像手机里的备用电源,平时可能感觉不到存在,但在关键时刻,能让你在混沌中守住自己的光。下次遇到两难选择时,不妨问问自己:“此刻怎么做能让我的‘正气储备’增加一点?”答案往往就在问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