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ú lǐ liú qì
成语解释: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8章:“一些农村姑娘羞羞答答在照相摊前造作地摆好姿势,等待城里来的流里流气的摄影师按快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举止轻浮
繁体字形:流裏流氣
英文翻译:Flowing in and out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流里流气”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轻佻、缺乏稳重感。比如同事小王开会时翘着二郎腿,边抖脚边说:“这事儿简单,随便搞搞就成!”——这种满不在乎的态度,就容易让人觉得他“流里流气”。
有人问:流里流气和幽默风趣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分寸感。幽默是让人会心一笑的智慧,而流里流气往往带着冒犯性。比如夸同事新发型“像明星”是幽默,但说“你这头发像被狗啃过”就成了流里流气。
最近在小区门口看到个有意思的场景。物业张贴公告说“禁止随地吐痰”,有个小伙子故意拖着长音念:“哎哟喂~这字儿写得比我的作业还工整!”围观大爷摇头嘟囔:“现在年轻人讲话怎么这么流里流气的。”其实年轻人未必有恶意,但随意的表达方式容易造成误会。
为什么这类行为容易引发反感?心理学有个“认知冲突”理论:当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如吊儿郎当)与场合要求(如正式会议)不匹配时,就会触发他人的不适感。就像穿拖鞋参加婚礼,再好看的拖鞋也会显得不合时宜。
我个人观察发现,流里流气的言行有时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就像上学时后排总有几个男生故意大声说俏皮话,其实是想吸引注意。换个角度看,如果能引导他们把这份机灵劲儿用在合适的地方,比如组织活动或调解矛盾,反而可能成为团队粘合剂。
最后给个小建议:想要避免“流里流气”的标签,可以试试“场景化表达”。在烧烤摊能勾肩搭背说段子,在公司会议就切换成条理清晰的发言。毕竟待人接物就像穿衣服,懂得看场合换风格,才是真正的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