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ǎn pèi zhōng yuán
成语解释:见“揽辔澄清”。
成语出处:柳亚子《流亡杂诗》:“劫余仍遣同舟济,揽辔中原共死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抱负
繁体字形:攬轡中原
英文翻译:Range the bridle in the Central Plains
揽:1.用胳膊围住别人,使靠近自己:母亲把孩子揽在怀里。2.用绳子等把松散的东西聚拢到一起,使不散开:把车上的柴火揽上点。3.拉到自己这方面或自己身上来:包揽。揽买卖。他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了。4.把持:独揽大权。
辔: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鞍辔。按辔徐行。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原:1.最初的;开始的:原始。原人。原生动物。2.属性词。原来;本来:原地。原作者。原班人马。原有人数。3.没加工的:原棉。原煤。原油。4.姓。5.原谅:原宥。情有可原。6.宽广平坦的地方:平原。高原。草原。原野。7.同“塬”。
说到"揽辔中原"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会疑惑:这到底是形容什么场景的?其实这个典故源自古代将领骑马巡视中原大地,手握缰绳(辔)象征着掌控全局的姿态。就像现代企业高管接手新项目时,总会先梳理整体脉络——这种把握全局、谋定后动的状态,正是"揽辔中原"的现代诠释。
举个具体例子:某科技公司新任CEO在年度战略会上说:"我们要像古人'揽辔中原'般把握行业脉搏,既要看清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势,也要稳住现有业务的基本盘。"这里的"揽辔"已转化为对企业航向的精准把控,生动展现领导者统筹全局的智慧。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管理决策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中原"二字暗示的核心地位——就像象棋里的将帅必须坐镇中军,真正的战略家既要深入业务前线,又要保持俯瞰全局的视野。某位连续创业者曾分享:"每次开拓新市场,我都会刻意花三天时间做'揽辔中原式'调研,既要走街串巷接地气,也要查阅宏观数据找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在当代语境中常被赋予新内涵。某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规划报告中写道:"以揽辔中原的魄力布局数字经济,既要激活传统产业,更要培育创新生态。"这里的"辔"已演变为政策导向,"中原"则象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展现出传统智慧与现代治理的巧妙融合。
在我看来,这个成语最值得借鉴的是其动静结合的智慧。就像老司机开车,既要紧握方向盘关注路况,又要时不时查看导航仪把握方向。现代社会信息碎片化严重,我们更需要这种"眼观六路、手把全局"的思维模式。下次当你面对复杂项目时,不妨试试"揽辔中原"的工作法:先退后三步理清脉络,再向前推进具体执行,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今在商业书籍里,"顶层设计""战略俯瞰"等概念层出不穷,其实我们的祖先用"揽辔中原"四个字就道尽了精髓。这个充满画面感的成语提醒我们:真正的领导者不是疲于奔命的救火队员,而是能在纷繁事务中保持清醒,像驾驭骏马般从容引领团队走向目标的掌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