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ǒng shǒu ràng rén
成语解释: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让给别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为奴仆、附庸。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1回:“明知众寡不敌,守不住这个青岛,但若拱手让人,殊不甘心。”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不争夺
繁体字形:拱手讓人
英文翻译:submissively
拱:1.两手相合,臂的前部上举:拱手。2.环绕:拱卫。众星拱月。四山环拱的大湖。3.肢体弯曲成弧形:拱肩缩背。黑猫拱了拱腰。4.建筑物成弧形的:拱门。连拱坝。5.姓。6.用身体撞动别的东西或拨开土地等物体:用身子拱开了大门。猪用嘴拱地。一个小孩儿从人群里拱出去了。7.植物生长,从土里向外钻或顶:苗儿拱出土了。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让:1.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弟弟小,哥哥让着他点儿。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2.请人接受招待:让茶。把大家让进屋里。3.索取一定的代价,把财物的所有权转移给别人:出让。转让。那辆旧车让出去了。4.表示指使、容许或听任:谁让你来的?。让我仔细想想。要是让事态发展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5.避开;躲闪:让路。请让开点儿。6.被37.“被”字后面的施事有时可以省略,但“让”字后面的施事一般不能省略,如可说“行李被淋了”,不说“行李让淋了”。8.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拱手让人”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武侠小说里的场景——一个人双手抱拳,把东西让给对方。但现实中,它更多用来形容主动放弃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比如:“他明明有能力竞争总监职位,却因为家庭原因拱手让人。”这句话里的“拱手让人”不仅指放弃机会,还隐含了主动选择的意味。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人会主动把东西让出去?这不是吃亏吗?”举个例子,公司里的小张负责一个大项目,临到汇报时却把主讲机会让给了新人小李。表面看是“让功劳”,但实际上,小张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团队信任,也为自己争取到了更长期的资源支持。有时候,“让”反而是一种策略。
再比如体育比赛中的场景:“马拉松选手在最后200米突然减速,将冠军拱手让人。”后来记者采访才知道,这位选手当时腿部抽筋,强行冲刺可能造成永久损伤。这种“让”不是认输,而是对自身状态的清醒认知。生活中,懂得何时坚持、何时放手,往往比盲目争夺更重要。
我观察到现代社会有个有趣现象:越是竞争激烈的领域,“拱手让人”的智慧越值得琢磨。就像电商平台大战时,某企业主动退出某个细分市场,结果规避了价格战损耗,转而开辟了新的蓝海市场。这种战略性撤退,本质上也是“拱手让人”的高级应用。
最后来看家庭场景:“妈妈把装修房子的决定权拱手让给新婚的小两口。”乍看像是长辈在妥协,实则是用空间换和谐。年轻夫妇在自主决策中学会了责任担当,长辈也避免了代际观念冲突。这个成语在不同场景中,总能折射出主动权的巧妙转换。
当我们在说“拱手让人”时,不要简单理解为懦弱或失败。就像下围棋时故意让出边角夺取中腹,这种选择背后往往藏着更深的布局思维。毕竟,人生这场长跑里,暂时的退让有时恰是奔向终点的最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