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āi guó yuán xūn
成语解释:元勋:有特大功绩的人。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吴山顶上神仙》:“那时第一个开国元勋青田刘伯温先生与冷启敬相好,时常以道术互相参证。”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建国功臣
繁体字形:開國元勛
英文翻译:a founding father of a country
开:1.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开门。开锁。开箱子。不开口。2.打通;开辟:开路。开矿。墙上开了个窗口。开了三千亩水田。3.(合拢或连接的东西)展开;分离:桃树开花了。扣儿开了。两块木板没粘好,又开了。4.(河流)解冻:河开了。5.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开戒。开禁。开斋。开释。6.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开枪。开汽车。开拖拉机。火车开了。7.(队伍)开拔:昨天开来两团人,今天又开走了。8.开办:开工厂。开医院。9.开始:开工。开学。开演。10.姓。11.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二十四开为纯金):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英karat]12.开尔文的简称。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3.趋向动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a)表示分开或离开:拉开。躲开。把门推开。窗户关得紧,打不开。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开。这张大床,三个孩子也睡开了。c)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开了。d)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开了。天还没亮,大家就干开了。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元:1.朝代。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勋:1.功勋:勋业。勋劳。屡建奇勋。2.勋章:授勋。
提到"开天辟地"这个成语,你会想到什么?或许有人会疑惑:这个词和开国元勋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个成语正体现了初创时期的艰难探索。就像盘古用斧劈开混沌,开国元勋们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在废墟上建立起新的制度框架。他们中的很多人并非生来就是政治家,而是像工程师测绘未知领域,在试错中寻找可行路径。
有个真实案例值得思考:当年有人建议直接照搬某国制度,但决策者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背后体现了怎样的智慧?这说明他们清醒认识到,任何制度的建立都需要结合本土实际。就像建筑师要在不同地质条件上打地基,治国同样要考虑历史传统与现实需求。
"筚路蓝缕"常被用来形容创业艰辛。某位元勋的日记里记载着:在制定第一部法律时,团队连续四十天吃住在办公室,用算盘计算经济数据。这种细节让我们看到,所谓"伟大创举"往往是由无数个熬夜加班的夜晚堆砌而成。就像程序员调试代码,每个标点符号都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有人可能会问:这些历史经验对普通人有什么启示?其实每个初创企业的CEO都在经历相似过程。某科技公司创始人曾分享,在研发新产品时反复研读开国时期的决策案例,发现管理百人团队和治理国家存在惊人的相似性——都需要在资源有限时做出优先级排序。
当代年轻人常觉得"时势造英雄"离自己太远。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开国元勋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依然鲜活。就像玩策略游戏时,玩家需要同时考虑资源分配、人才管理和风险控制。不同的是,他们面对的是真实的历史棋盘,每个决策都关乎千万人生计。
最后值得思考的是:当我们用成语概括历史时,是否忽略了其中的血肉温度?某档案馆最近公开的会议记录显示,在讨论民生政策时,与会者会具体到"一个五口之家每月需要多少斤小米"。这种将宏大叙事落地为具体数字的思维方式,或许正是开国智慧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