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āi guó gōng chén
成语解释: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回:“他见单雄信好客,是一个做得开国功臣的,因此借寓东岳庙中,图与交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同“开国元勋”
繁体字形:開國功臣
英文翻译:founding hero
开:1.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开门。开锁。开箱子。不开口。2.打通;开辟:开路。开矿。墙上开了个窗口。开了三千亩水田。3.(合拢或连接的东西)展开;分离:桃树开花了。扣儿开了。两块木板没粘好,又开了。4.(河流)解冻:河开了。5.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开戒。开禁。开斋。开释。6.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开枪。开汽车。开拖拉机。火车开了。7.(队伍)开拔:昨天开来两团人,今天又开走了。8.开办:开工厂。开医院。9.开始:开工。开学。开演。10.姓。11.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二十四开为纯金):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英karat]12.开尔文的简称。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3.趋向动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a)表示分开或离开:拉开。躲开。把门推开。窗户关得紧,打不开。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开。这张大床,三个孩子也睡开了。c)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开了。d)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开了。天还没亮,大家就干开了。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功:1.功劳(跟“过”相对):立功。记一大功。2.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功。功亏一篑。大功告成。好大喜功。3.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功。功架。基本功。4.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臣:1.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忠臣。君臣。2.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3.姓。
什么是“开国功臣”?简单来说,就是跟着老大打天下、立下大功的人。比如汉初的萧何、张良,帮着刘邦从草根逆袭成皇帝,这类人往往手握重权、备受尊崇。但他们的故事,真的只有“功成名就”这一面吗?
成语“功高震主”最能点破这个群体的尴尬。韩信帮刘邦打下大半个江山,最后却落得被诱杀的下场。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说白了,当一个人的功劳太大,甚至威胁到老板的权威时,平衡就被打破了。就像现在公司里业绩超强的二把手,老板既要用他,又得防着他。
再看“兔死狗烹”这个典故。越王勾践灭吴后,范蠡急流勇退躲过一劫,文种却因恋栈权位被杀。这给我们什么启示?有时候功劳太大反而成了催命符。现代社会里,懂得在巅峰时期主动让位的职场高手,往往比死守岗位的人活得长久。
有人会问:“难道所有开国功臣都没好结局?”当然不是。唐朝房玄龄、杜如晦就是正面例子。他们既能献策又能守拙,李世民当皇帝后仍然重用他们。这说明什么?功臣的结局好坏,三分看运气,七分看会不会“做人”。
我个人觉得,开国功臣的故事像面镜子。他们用命换来的荣耀,往往掺杂着权力博弈的残酷。就像现在创业公司的元老,公司上市后要么拿着股票退休,要么被新人架空——历史剧本换了演员,但冲突的内核从未改变。
最后看“汗马功劳”这个词。徐达为明朝南征北战,朱元璋亲口夸他“功盖群臣”。可当徐达背上长疮时,皇帝偏偏送去最忌口的蒸鹅。这个黑色幽默告诉我们:当功劳变成老板的心病时,连关心都可能藏着刀子。
下次看到历史书里那些风光无限的开国元勋,不妨多想一层:他们庆功宴上的笑容,有多少是发自真心?又有多少是强颜欢笑?权力的游戏里,从来没有单纯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