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ān nèi rǎng wài
成语解释: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成语出处: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从事物内部入手解决问题
繁体字形:安内攘外
英文翻译:maintain internal security and repel foreign invasion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稳。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国。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安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安。治安。转危为安。5.使有合适的位置:安插。安顿。6.安装;设立:安门窗。安电灯。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7.加上:安罪名。安个头衔。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问代词。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无其事?13.安培的简称。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
内:[nèi]1.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内涵。2.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3.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nà]古同“纳”,收入;接受。
攘:1.抢夺;侵犯;窃取:攘夺。2.排除:攘除。攘敌(抵御敌人)。3.捋起(衣袖):攘臂。
外: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
哎哟,说到“安内攘外”这个成语啊,你比如说咱们小区最近搞垃圾分类,物业先统一了业主意见(安内),再去和环保部门谈合作(攘外),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这成语只能用在国家大事上吗?”嘿,格局打开!小到家庭矛盾,大到企业管理,只要涉及到“先理顺内部再应对外部”的逻辑,都能套用。比如老王开餐馆,先培训好员工服务标准(安内),再搞网红探店推广(攘外),生意立马火起来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这世道“内忧外患”经常搅和在一起咋办?我觉着吧,关键得学会动态平衡。就像打游戏组队,既要保证队友配合默契(安内),又要随时应对Boss的大招(攘外)。前几天看科技新闻,某国产手机品牌不就是先优化供应链(安内),再硬刚国际市场竞争(攘外)嘛?
有小伙伴可能会嘀咕:“这么搞会不会太理想化?”要我说啊,现实中的“安内”和“攘外”就像炒菜的火候——该文火慢炖的时候别急着爆炒。你看疫情期间,那些先稳住员工心态的企业(安内),才有余力转型线上开拓新市场(攘外),这波操作就很有智慧。
说到底,老祖宗的智慧放到今天照样好使。不过咱得活学活用,现在“内”和“外”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有时候处理客户投诉(看似攘外)其实也是优化内部流程的好机会(实际安内)。所以说嘛,内外兼修才是王道!